第九章 注定经典(2/5)
《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这本书,肯定不是什么著名的作品,否则就会进入苏力莉的视线,而不是从她的眼皮子底下滑过去。
叕减分。
一而再再而三的减分,这份稿子在苏力莉心里基本上已经判了死刑。
但是“译者按”开头的一段话,勾起她的兴趣。
《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在1970年3月出版发行,当年就售出十万余册,然后又经过多次重印,到了1977年销量已突破五十万册,至今仍以每年数万册的速度反复重印……
“很厉害嘛。”
第一次出版卖出十万册是个不错的成绩,但也算不上爆款畅销书,反复重印到五十万册却足够惊艳,说明这本书的质量很高,得到了一代代家长和小读者的认同,口碑相传以至于后劲十足。
苏力莉继续往下看。
《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是一部幼年小说,适合小学一二年级的低龄儿童,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和友谊的故事,看似简单的情节,不知不觉间却已触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那份记忆……
林子里阴森森的,正当中张开了一个大嘴巴,后面是红色黏土的坡道,看上去就像一个凶恶的巨人的嘴巴……
过去觉得土崖好高,觉得上面浓密的树林也好高,可现在怎么仰头看,也没有一棵杉树那么高……乌鸦是在叫,但那声音听起来呆头呆脑的……
“这个‘译者按’写得很好呀,颇有几分名家风范……”苏力莉下意识地挑起眉毛,收起一开始的轻视。
无论“译者按”、“译者序”还是“译者的话”,都可以帮助读者尽快了解作品,就像饭店的门面装修一样非常重要,写得好的“译者按”可以展现原著的优点,招揽更多的读者,写得差的“译者按”却有显著的劝退效果,所以“译者按”篇幅虽短,却最见功力。
曲军的这篇“译者按”不是自己写的,而是脱胎于300年后著名翻译家于连的“译者按”,只删掉了1982年以后超越时代的内容,于连作为300年来优中选优的著名翻译家,站在一代代前辈的肩膀上,达到了日语文学作品翻译的全新高度,他的“译者按”无论内容介绍还是原文段落的引用,都像小钩子一样非常抓人,勾起了苏力莉的阅读兴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