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洪武年间小神医

第一百二十七章:治国安邦之术(2/5)

目录

陈松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陛下,朝廷有官窑,有贡田,有皇庄。可是这些东西,都是服务陛下的。

开办官办工坊说简单点,就是让这些部门面向普通老百姓。

当然了,也不是说必须让这些部门面向民间。

地方上,可以让当地官府创办棉纺厂、水泥厂等等工坊。然后售卖,赚取的利润,留够当地的经费,然后上缴国库。

这些工坊因为是朝廷管辖,所以获得的利润会直接进入国库。而朝廷就可以用这些钱来发展军备,改善百姓生活。”

“这不是让朝廷做生意吗?这样一来,朝廷不就成了商贾了吗?

俺倒是不觉得什么,可是那些官员能干?这些人可都是表面先生,这种低贱的活,只怕他们不愿意干。”朱元璋不以为然。

朱元璋这话不是没有道理,这个时代的官员,尤其是文官,说难听点,就是那种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

想赚钱,还不想做这种他们认为下贱的事情。

“陛下,此事也不一定非要让地方官员管理。陛下可以重新开设一个部门,将这些事交给这个部门管理,直接绕开这些官员。

臣拿玻璃镜子为例,陛下可以在京城营造玻璃镜子厂,交给专门的人去管理。生产出来的玻璃镜子,让专门的人去售卖。所得收益避开文官,直接归为国库。

玻璃镜子比铜镜好,售卖的前景很好。以臣估计,光是在这应天府中,每年所得就是一个巨量数字,更别说售卖海外了。

如果陛下不想浪费时间,可以采用盐引之法,让商人们从陛下这里取货,然后在规定的地方售卖。”陈松耐心的说着,朱元璋认真的听着。

“接着说下去!”朱元璋说道。

“陛下,臣再以玻璃镜子为例。

如果某天,天下需要大量的玻璃镜子,那玻璃厂就要扩大。玻璃厂扩大,需要的工人势必增加。需要的工人多了,那么那些无地之人就多了一条活路。

臣知道如今天下土地够用,可如今有了土豆和红薯,估计在不远的将来,人口数量将会暴增,陛下不可不早做打算。

玻璃镜子越热销,工厂的效益就越好。

因为是朝廷开办,所以收益直接归为朝廷。那么朝廷就可以用玻璃镜子赚取的银子安稳地方,安置老弱孤寡,开办学堂,开办惠民药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第四天灾:我靠玩家制霸星域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天魔,重生日本当和尚 诸天争道录 我从亮剑开始崛起 炮灰之王 汉灵昭烈 从木叶开始的旁白系统 开局签到混沌不灭体 法师无惧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