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治国安邦之术(4/5)
同样的,宝钞也是。宝钞就是一张纸,如果不是朝廷硬性规定,恐怕百姓不认。”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陈松这话虽然难听,可却很有道理。
宝钞不是明朝的特有,元朝就发行过宝钞。
朱元璋经历过宝钞不如纸的时代,知道宝钞到底是什么。
其实,朱元璋也害怕宝钞崩盘,不然不会命令宝钞只准发行不准回收。
陈松说道:“陛下,想要让宝钞实现金银铜钱的价值,就必须将宝钞和金银挂钩。”
宝钞其实就是纸币的雏形,有了信用货币雏形。
但信用货币不是一开始就行的,刚开始实施时,必须将信用货币和金银挂钩。
等百姓们相信了信用货币,就可以让信用货币慢慢脱离金银。
那个时候,只需要宏观调控,不乱发行货币,不胡来,就可以让信用货币稳定运行。
陈松不觉得大明有这个能力,所以想要宝钞运行下去,就必须和金银挂钩。
“和金银挂钩?那朝廷还发行宝钞干啥?再说了,宝钞就是一张纸,如果和金银挂钩了,那是不是朝廷就要回收?朝廷要是回收了,那不就是亏了吗?”朱元璋摇晃着头。
陈松说道:“陛下,臣是这样认为的。比如说,朝廷有银子一百万两,那么就发行宝钞一百万两。
同时,朝廷发布政令,说宝钞等同白银,朝廷认可,也可作为税收上缴。
如果百姓们不相信,可以让他们用宝钞兑换银子。
起初,兑换银子的百姓肯定会很多,但如果朝廷一直坚持下去,兑换的百姓就会越来越少。
到了那个时候,朝廷有一百万两银子,就可以发行三百万两宝钞。这样一来,就赚了两百万两白银。
但必须要严格把控发行数量,否则,很容易毁于一旦。”
“这样吧,你回去之后,将这些东西都给俺分开,单独罗列出来,重新整理一遍,尽可能的说的简单一点,说的明白一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