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写入大诰(3/5)
事实上商贾也不是不纳税,只是他们没把税交到国库。
地方豪强,各级官吏,藩王宗室,镇守太监……所有人都伸手拿钱,从商人身上拿好处,或者干脆就让自家人去经商。
而他们能拿到好处,自然就会放水,
亲,本章未完,还有下一页哦0商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怕走私粮食给敌人贼匪,也在所不惜。
所以说,这个故事单纯从“八大皇商”来讲,总是不够完整的,事实上这是一开始设计的缺陷,最后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以至于吞噬了一个国家。
你说让天启来征收商税,或者让崇祯来干这事,那还不如杀了他们来得痛快。
根本就做不到,祖制摆在那里,从上到下,那么多拿了好处的人,谁肯替你做这事啊?
非要逼着硬干,没办法,就只能让龙归大海,皇帝下水了……
其实这种缺陷,从一开始就暴露出来,只是老朱没有弄明白罢了!
比如历史上的朱元璋办胡惟庸,办李善长一案,就提到了一个罪名……通倭!…
很多人都觉得荒唐,很多史学家也考证,完全是诬陷,就是为了铲除李善长等人,捏造的罪名,就算老李他们有心谋反,也不会傻到通倭通寇,根本是朱元璋胡来。
貌似这么说,也能讲得通。
毫无疑问,朱元璋就成了天性薄凉,为了屠杀功臣,不惜捏造罪名,罗织陷害的暴君。
但如果稍微多说两句,把走私的问题放上去,似乎就不一样了。
李善长和胡惟庸的手下,有没有向北元,向倭国走私商品?有没有从中获利呢?
应该是有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