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文武相济(3/5)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然当时之儒生皆精通六艺之术,故保有大汉四百年基业,自宋以降,诸生皆习程朱理学,故宋不能自守,至我朝太祖高皇帝推行文举和武举,遂有成祖皇帝五伐大漠、七下西洋之功,当今之世,书生如何习不得射御之术?”
文华殿大学士李邦华蹙眉道:“提倡恢复旧制,并无不可,然八股取士之术已经延续了近两百年,贸然更改,本官恐怕会引起读书人的反弹,如今李自成盘踞中原四战之地,东虏仍占据辽东大部分区域,如何能再生事端?”
“李阁老所言甚是,这样吧,此次恩科乡试仍以八股取士为主,但殿试必须将射、御、数这几项加进去,本相会奏请两位辅政王,这科的前三甲会择优录取通晓君子六艺的人选。”
李兴之摆了摆手,李邦华的话还是比较中肯的,这届恩科的意义主要是为了稳定士绅集团的人心,贸然改动,只会引起读书人的不满。
在北有吴三桂和东虏,南有李自成百万流寇的局面下,李兴之也不敢过分得罪读书人,但是李兴之可以效仿千金买马骨的策略,让天下的读书人知道只有精通君子六艺,才能有机会成为金殿传胪的状元郎。
“丞相,本阁以为,咱们还可以恢复太祖皇帝时期的文武举制度,选拔一些通晓军务的人才,这可不违背我皇明祖训,学生以为,登州讲武堂同样可以在山东和北直隶推广,这样不但可以让更多的孩子读书识字,还可以显示丞相仁义爱民,而且将来这些孩子同样可以参加科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