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国贼

第六百二十章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2/5)

目录

“殿下,溧阳知县倪大昌乃是臣的门生,对皇明忠心耿耿,殿下监国之时,曾对臣言:书生亦可关大计,丹心能擎日月天,读书人,头可断,血可流,发誓与李逆不共戴天,今东西皆为逆军所据,我等当速奔溧阳,转入浙西,再收拢忠臣良将,和李逆一决高下。”

马士英在入阁辅政后,为了对抗人多势众的东林党,夺取朝堂的话语权,同样选择了广植羽翼,将自己的门生故吏尽皆安排到南直隶为官,倪大昌便是他的布局的一枚棋子,如今监国移跸,马士英第一个就想到了自诩对朱明王朝忠心耿耿的倪大昌。

溧阳在蒙元时期本是州治,朱元璋定都应天后,因为溧州总控皖南和浙西,是南直隶交通转运之要道,故改溧州为溧阳,由应天府直属,于是溧阳知县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虽名为知县,实际上享受的却是正六品官员的待遇。

按理来说,举人出身的倪大昌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到这个应天府上县知县的,但倪大昌的忠勤任事深深地感动了马士英,谁说的仗义皆是屠狗辈,读书人中同样有铁骨铮铮的英雄良臣,是以特意折节下交,接了倪大昌的帖子还有他为监国行在捐纳的十万两白银,将其调为溧阳知县。

倪大昌也不负马士英所望,就任溧阳知县后,就一改前任知县的弊政,加征了来往客商通关所用的厘金以及溧阳地方的钱粮,在一个月内就筹集了八千石粮食,供南都军马调动,因此被南都吏部考绩优等,甚至内阁中也有传言,说是欲调倪知县入行在为官。

高升自然是好事,不过倪大昌却不想去南都当官,虽然南都现在也算是天子脚下,但南都官场人员复杂,哪里都要疏通关系,再者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花了这么多银子弄了个六品知县,不把本钱赚回来,岂不是亏大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月薪两万我成了首富 我可以无限修改 大明:朕让你监国,大明全疯了? 小兵活下去 玄路之寻天 重生之我想收房租 我就没想重活 漫威的霍格沃兹巫师 枫霜阁 心灵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