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3/5)
故此倪大昌特意行书马士英,言之凿凿地表态,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自已才上任一月,于溧阳百姓无半分恩惠,就这样一走了之,岂不寒了乡梓之心,况且自己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升官的话,对马阁老您的声誉也有影响,东林那帮衣冠禽兽说不得还会利用此事攻诘您。
怀忠义之心、怜地方百姓,又如此识大体,顾大局,倪大昌终于赢得了马阁老的全面信任,只想着让自己这个门生干上三年,做出成绩了,就调回南都,先在户部弄个侍郎干干,要是能堪大任,将来也好继承自己的衣钵。
南都行在有马阁老的支持,倪大昌便甩开了膀子,大刀阔斧地在溧阳推行“新政”,将天目湖附近一百六十顷的土地收归“国有”,至于那些失地的百姓,对不起了,以后你们就是本县的佃户,此外倪知县还在溧阳加征了借捐、亩捐、炮船捐、堤工捐、板厘捐、活厘捐、草捐、芦荡捐、落地捐,等名目众多的杂税。
自古名不与官斗,又有皇权不下县之说,实际上倪大昌这个县太爷就是溧阳的土皇帝,再加上行在有马阁老张目,倪大昌根本是无所顾忌,他要尽量地多捞银子,好在调入南都后,有足够的金银巴结上官,让自己在朝堂上步步高升。
可惜天有不则风雨,人有旦夕祸福,倪大昌的新政刚刚推行了一个月不到,号称天险的长江防线就被逆军突破,而行在布置在九江和安庆的大军也在逆军的攻势下,土崩瓦解,号称当世活张飞的黄国公甚至已经兵临南都城下,一时间整个南直隶,谣言四起,各处官员皆是惶惶不可终日。
倪大昌懵了,他虽然在马士英那里一片丹心,可那都是为了在官场上更进一步,现在燕王大军过了长江,自己那十万两白银岂不是白花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