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注音法(3/5)
看来张华早就想到士人会抵触这种以符号为主的拼音方案,所以设计符号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兼顾符号的字源。这样即使有士人要说这是鬼画符,桓景还可以搬出张华的典籍,指着符号,说出这对应的到底是什么字,让质疑者哑口无言。
最后,张华还非常贴心地将所有字的音调也标了出来,省得桓景一个一个字思考到底是什么音调。虽然古汉语音调众多,像南方一些方言一样,有所谓八音,但张华一一制定了符号,就使得分辨音调不是难事。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弄出基于中原口音的古代普通话。
于是在广发官文成为日常的十天之后。突然洛阳的每一户人家,都领到一本印刷在缣帛上的小册子,如信五斗米的世家大族所用经书厚度,并以韦编缝好。
这天,在洛阳方才重修不久的茶馆里,一个粮商捧着手中的小册子反复翻阅。作为最早领到这些小册子的百姓之一,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这么好的帛子,不去拿作衣裳,却来印些这些无用之物。刺史未免奢侈过甚!”
一旁有个也是行商打扮的家伙,是茶馆的常客,看上去像个消息灵通之人,听到这样的感叹,悄悄凑上前来:
“虽然这帛书看似无用,但听说一个月之后,刺史要亲自试试考察百姓文字。若是答得好,认的字多,还会发粮呢!”
“真的,有这等事?”粮商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茶馆中吹牛者不少,不差眼前这个。
“官府文书中写得清清白白,赶紧去看。听说还有军爷会来挨家挨户教认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