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第二百二十六章 卖的是诗词和情怀(3/5)

目录

如果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在思想上不够开放自由,老子还想着卖文化衫呢!

郭大靖只是这么一想,便又与林天生随便地聊起天。

至于这附带了高雅诗词的瓷器,或者是日后生产制造的器物,能赚多少钱,他倒并不是特别在意。

关键是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他手头上就有巨额银币,并不是很迫切地需要钱财。

而且,成功地收复金州,善加经营的话,基本上能够保障东江镇军民的吃喝问题,更给了郭大靖胜利的信心,以及长期坚持的底气。

“镜子、瓷器和其它日用品的买卖,小弟都要交给藤野英,以便专心于军务。”郭大靖缓缓说道:“说到底,赚钱对于我来说,只是辅助。建功立业,才是目标。”

林天生连连点头,说道:“大丈夫自当如此。只是这辽东的战事,没有个十年八年,怕是难以彻底解决吧?”

“别说十年八年,就是几十年,也要打下去的。”郭大靖对时间没有太严格的要求,也自然显得轻松,“二哥,日后往辽东运粮的事情,你可以委托其他海商。听说南洋诸国的粮食,价格很低。”

林天生作出肯定的回答,说道:“确实如此。安南、占城、真腊、暹罗,粮食都比较便宜。如果是大量采购的话,就算加上运费,也不比国内的贵。”

沉吟了一下,林天生有些疑惑地问道:“东江镇不是有朝廷发粮饷嘛,就算有中断的时候,也不会太多吧?光靠着从外运粮,需要多少资金?长此以往,怎么能支撑得住?”

聚草屯粮,以作长久的打算,至少是五年,可能还要十年八年。因为大灾害导致的北方粮荒,不是一省两省,而是整个长江以北。

甚至于,在大灾害最严重的时期,连江南也要受到影响。

所以,尽早建立起更多的购粮渠道,屯积足够的粮食,不仅是东江镇生存的基本条件,更是招揽流民发展壮大的物资基础。

“每年数万石粮食,还是负担得起的。”郭大靖说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指望朝廷,一旦出现变故,再想办法,恐怕就晚了。”

林天生抿了下嘴角,说道:“兄弟,你对朝廷颇有微词,我能理解。但还是要谨言慎行,颇多怨忿的话,于你建功立业甚是不利。”

郭大靖拱手致谢,心中却并在如何在意。他的建功立业,与林天生,甚至大多数人所想的完全不同。

朝廷,皇帝,不仅不会成为郭大靖建功立业的助力,反倒会成为障碍,是早晚要甩掉,或者是强力改造的存在。

平辽灭虏只能靠自己,靠东江镇,郭大靖已经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确定了这一点。

忙于剿抚国内的民乱,又在辽西养出守城之犬,视东江镇军民如草芥,这样的朝廷和皇帝,怎么能够指望?

此时,外面亲兵来报,毛文龙召开军议,请郭大靖前往参加。

郭大靖把林天生稍作安置,便赶往毛文龙的指挥部。一路上还在猜想,不知道是什么急事。

来到议事厅,郭大靖和几位将领互相施礼寒喧。人不算多,但镇守金州的两名主将郭大靖和李维鸾都在,还有皮岛本部的孔有德等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重返1998 神宠与我有缘 美人羸弱不可欺 超人体觉醒 武炼天宇 从成为妖怪之主开始 娱乐圈幕后大神 未来邮件:明天的我超猛 女子公会里的直男 雷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