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卖的是诗词和情怀(4/5)
“成亲的事情都准备好啦?”李维鸾笑着调侃道:“别的倒还次要,酒要备足。大捷加大喜,我等可都要一醉方休的。”
郭大靖呵呵笑着,说道:“酒肯定管够,不仅有山东的秋露白,还有南方的松江三白。”
从山东采购商货,酒类便是其中之一,秋露白是档次较高的,数量更多的则是其它的便宜不知名的酒;松江三白则是林天生随船运来,不多,作为特产尝个新鲜。
“有没有更烈的酒,那才对俺的胃口。”孔有德咧开大嘴笑道:“秋露白名头响,却是不够烈。”
郭大靖笑了笑,说道:“倒是有琅琊台的酒,听说很够劲儿。”
白酒酿制到了明朝才有了成熟的蒸馏技术,白酒浓度从以前的310度提高到了6075度。其中山东的高度酒,琅琊台能够上榜。
至于后世高度酒最出名的二锅头,当时还没有酿造出来,或者是不叫这个名字。
而流传最广的烧刀子,主要流行于古辽东地区,并逐渐演变出二锅头及烧锅酒等不同北方酒类派系。
东江镇连吃饭都成问题,更没有闲粮来酿酒了。但酒还是有,就算不发行军票,内部也有买卖,也有日用商货流通的。
郭大靖也想酿酒,但为了节省粮食,只能是先用野果,等到秋后,再看收成情况,计划着用土豆来酿造。
“要喝烈酒,没准能喝到京师运来的。”随着声音,毛文龙和陈继盛走进了议事厅,众将赶紧起身施礼拜见。
毛文龙笑着点头,坐到主位,扫视了一圈,用下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坐下。
陈继盛干咳了一声,作为主持人,先通报了最新的消息。
“朝廷派来监军太监在金州坐镇,名为方正化。”陈继盛看着众人有些不以为意的表情,接着补充道:“乃是司礼监秉笔太监。”
众人都愣怔了一下,脸上的神情也变了,或惊讶,或迷惑,或是皱眉冥思。
司礼监秉笔太监,是明代宦官制度中位尊权重、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一个职务。
当然,秉笔太监在司礼监也有排名,排名第二或第三的,一般还兼任提督东厂。比如魏忠贤,便是秉笔太监并提督东厂。
可不管这个方正化排第几,作为秉笔太监,已经说明他是皇帝的亲信。突然派到金州,这背后的意图?
郭大靖也很是纳闷,不知道崇祯又在搞什么奇葩操作。
即位之初,便撤走了大部分的监军太监和锦衣卫,这才不到一年,怎么又派出来了?
“既是朝廷派遣,我东江镇自当尊敬。”毛文龙面色平淡,甚至脸上的微笑都没有变,“说起来,没派文官监军,也算不错了。”
敬而远之,就象对赵光那样。自己只是一协参将,平常和这个方正化打交道的,应该是陈继盛,不关自己的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