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249章 绝不屈服的吴王诸樊(4/5)
可惜他并没有。
在他诸樊的世界观里,一国之君在战场上被敌人以剑抵喉,那便是耻辱。而战死沙场,乃是他身为一国之君最好的归宿。
之前也说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吴国的历任国君,战损比会如此之高的原因。
“可是,君上何以认为孙某一定会杀您呢?”
此时,孙武则是抛出了他的答案。
他今日的目的便是要生擒诸樊,迫使诸樊罢兵。
所以,他又如何能杀了诸樊?
“寡人的人头价值万金,你难道不想要?”
诸樊仍是用极为自负,又甚是轻蔑的眼神看着孙武,并如实回答道。
在吴楚之战中,他身为吴国的王,堂堂一国之君的脑袋,放眼楚军之中谁人不想取之而后邀赏?
眼前的这个黄毛小子会是个例外?
“呵呵,孙某从军以战,自是想要功名的,但不在此时。”
“君上不若是降了吧,以如今的吴国之力,尚无法与楚国相抗衡,胜败也其实早已注定。”
这倒并非是孙武有未卜先知之能,而是现实的情况。
以如今吴国的整体实力,与楚国这个庞然大物相比,原本就不在一个层级上。
即便仰仗着其彪悍的民风,以及强大的军事实力,的确或多或少是能够给楚国造成一些麻烦,但是一个国家的底蕴,绝不只是军事层面的较量。
对于这一点,孙武作为一名旁观者,对此也是有着极为清晰的认识。
吴王诸樊之所以能够攻下舒鸠,乃是他趁着楚国国内王位更迭,政权不稳之时所发动的袭击,再加上舒鸠本就与吴国比邻相近,所以可以说吴王诸樊乃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
然而倘若吴楚两国当真拉开阵势大打出手的话,吴国就绝不是楚国的对手。
正如此次巢邑之战,即便他孙武不以此奇谋取胜。那伍举最终也依旧可以通过强大的军事掌控力,逐步将吴国逐步逼出江淮地域。
这其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罢了。
“哈哈哈哈!”
“好一个胜败早已注定!”
诸樊猛的仰天大笑,豪迈粗狂的脸上满是对这句话的不屑与蔑视。
“可惜,寡人偏不信邪!”
“楚国势大又能如何?他能以一国之力抗衡整个姬姓的天下吗?倒我一个诸樊,却还有千千万万个诸樊!你们杀得完么?”
“今日寡人之败,来日我姬姓之人必定十倍奉还!”
诸樊身为吴王,他倒是对于自己乃是姬姓后裔的身份是颇为认可。虽然他们自认为的鼻祖“吴太伯”本也是一笔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
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此时面对楚国这等蛮夷之辈他们自是不屑一顾的,更是有一种莫名的天生优越之感。
而此时的吴王诸樊,他也是认定了自己今日必死,故而再无任何疑虑,却只将所有复仇的希望寄托在了其他中原诸侯的身上。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十几年后,他的这句话便会一语成谶。而且,不必是依靠中原各国的帮助,真正帮他达成心愿的,乃是他的好儿子——吴王阖闾。
“看来今日孙某是无法阻止君上赴死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