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责权匹配(3/5)
洪老总禁不住晋赏地说道。
刘伟鸿却并没有轻松的感觉。本来他只是想借这个机会给洪副总理提个醒,但说看说着,思绪便极度活跃起来,想到了后世很多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社会现象的根源。真正要解决这些问题,难度太大,刘伟鸿的心情很是沉重,全然没有“一言邀宠,的快感。
见刘伟鸿双眉微蹙,洪老总更感兴趣了,问道:“伟鸿同志,你还有什么金玉良言,都掏出来吧。呵呵,我今天是洗耳恭听啊。”
刘鼻鸿连忙摆了摆手,说道:“洪副总理,洗耳恭听绝不敢当,我只是随口提些建议。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国营企业的改制问题。”
“国营企业改制?”
“对。我们的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现阶段而言,全部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多年以来,他们习惯于听从上级的安排和调度,基本上只完成一个加工的过程,和实际意义上的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换句话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大企业,我们现有的这些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就是国家这个大企业的生产车间和班组。刚刚兴起的个体企业,则是外发加工单位。一旦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我们这些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是很难适应市场的。他们没有自己完整的管理体系,也没有完整的销售体系,更谈不上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纯粹的加工企业,自主面对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困难大到无法想象。何况我们的公有制企业,还有极其沉重的包袱,比如退休工人、职工子弟安置等等。让这些企业直接进入市场竞争,就好像让一个负重超过五十公斤的战士上战场和敌人拼刺刀,结果可想而知。公有制企业体制僵化,竞争力差,不改制难以生存。但体制怎么改?改制之后,退休工人怎么安置?破产企业的工人怎么安置?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都是必须要好好考虑清楚的问题。”
到伟鸿缓缓说道。
国有企业改制,亦是在洪总理当政期间进行的,也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所以刘伟鸿借这个机会,一一提出来。
洪老总的脸色变得极其凝重。事实上,实行市场经济之后,公有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他主政明珠之时,就已经在反复思考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明珠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必定是走在全国前列的,这样的问题,当权者不可能不仔细斟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