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刘伟鸿的强硬性格(4/5)
“话是这么说,真要修路,谈何容易。尤其高速公路,是个特别烧钱的活计,上个年代中后期,高标准的高速公路,莓公里的造价也超过了一千万。现在差不多要一千二三百万左右了。就算是双向四车道,也要一千万左右。从平原到秦关,六百公里,就是七八十个亿的资金啊……—……去年,平原市的本级财政收入,不到一点五个亿,今年更加糟糕,可能只有一点二亿左右。今年全省财政收入,预计是在八十三亿左右。也就是说,举全省之力,一年时间不吃不喝,也就够修这么一条高速公路。”
贺竞强说着,双眉轻轻蹙了起来。
他以前在越中任职的时候,尽管也不是特别富裕的地区,但相对而言,政府财政状况还是比价良好的,当时他也不是地级市的市长,只是常务副市长,只需要管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就行了。前往平原任职之前,对老区的艰苦情况,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过到任之后,贺竞强才明白,自己的心理准备,是何等的不足。
市长与常务副市长,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五百万人的吃喝拉撒,都要他操心费力。再加上今年全国开始实行分税制制度,财政收入骤然减少,就更加令的市政府的财政状况捉襟见肘,连支付干部职工的工资都成了问题。纵算贺竞强本事滔天,面对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也深感头痛。
“但修路确实致富的先决条件,不管难度多大,路必须要修。现在勒紧裤带修路,只过几年苦日子。先苦后甜。要是不修路,就一直都要过苦日子。”
贺竞强又望了刘伟鸿—眼,心里头浮起一股怪怪的感觉。实话说,他与刘伟鸿打的交道并不多,几年前,他几乎都不曾用正眼瞧过刘伟鸿一下。这几年,刘伟鸿却忽然声名鹊起,以作风强硬,敢想敢干著称,虽然不说风头就盖过了他们几位被喻为最杰出红三代子弟的世家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以前没有当面领教过,这一回算是有亲身体会了。
不管你跟他强调多少客观困难,此人就是“勇往直前”一再困难,你也得干!
这就是刘伟鸿一再在言语中表达出来的意思。
事实上,刘伟鸿也一直都是这么干的。
所有人都认为督察局不会去平原,刘伟鸿偏偏就来了。
“嗯,刘局说的也很有道理,抓紧修路,确实是先苦后甜。听说刘局以前在浩阳的时候,就是举债修路,贷了一个亿修高速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