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4/5)
弘治帝明显没改主意,否则也不会颁发旨意。
“父皇明白李阁老的苦心,却言时间紧迫,等不得。”
“时间紧迫?”
“孤也不甚明白。”朱厚照神情微黯,“然父皇的精神愈发不好,只道其中因由,须得孤自己想明。”
囚室中陷入沉默,朱厚照很是苦恼,杨瓒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顿觉悚然。
莫非天子要撑不住了,担心北边鞑靼趁机进犯,提前做出准备?
“杨编修可是想到了什么?”
“回殿下,臣愚钝,亦是不明。”
就算猜中了,话也不能出口。嘴快的后果,极可能是项上人头难保。
“哦。”
朱厚照颇为失望,杨瓒趁机转开话题,讲起他在牢中读过的唐人游记。
言及边塞风光,唐军雄浑,朱厚照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
“马踏匈奴,扬鞭突厥,何等的英雄豪迈。”
杨编修舌灿莲花,青葱少年朱厚照顿觉热血沸腾。
谷大用和张永守在囚室旁,同样听得入神,跟着太子殿下一起热血沸腾。
明朝宦官,有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奸佞,亦有怀恩何鼎等正直之人。跟随太宗起兵靖难的郑和等,更是战功卓著,名垂青史。
弘治朝不乏能束身持正的宦官。如接替蒋万,以御马监少监出任宣府镇守太监的刘清,便颇富军事才干。
杨瓒话中描绘出的场景,不只深深吸引了朱厚照,更让谷大用和张永沉浸其中。
他日殿下登基,垂统八荒,咱家未必不能出镇一方,留下身后之名。
人性善恶,本无定论。
孟子、荀子、告子的学说,自古争论至今。
然无论善恶,凡非出世之人,财名利禄,美眷高宅,总有一好。
察觉谷大用和张永表情中的变化,杨瓒心下思量,比起财禄,此二人似更好名。若能加以引导,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于和中官过从甚密……杨编修暂无过多考虑。
一篇游记讲完,朱厚照仍是意犹未尽。
“殿下,时辰不早了。”
见对方端正坐着,丝毫没有走人的意思,杨瓒不得不出声提醒。
“还早,杨编修不如再讲一篇。”
“殿下先时同臣约法三章,当一言九鼎。”
朱厚照眨眨眼,样子有些可怜。
杨瓒石心不动,坚守原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