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异世界征服手册

第二百四十六章 第一代杂交稻米雏形(下)(3/5)

目录

而除了管子外,嵇康《养生论》则记载了魏晋时期的产量:

“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

也就是说一亩地如果能收10斛粮,那就属于高产了。

魏晋的亩比春秋战国时期要大,大约一亩半等于现在一市亩。

当时一亩收10斛,等于一市亩收15斛。

当时15斛是多少呢?——折合现在150公升,能装稻90公斤。

也就是说,魏晋时期的高产田可以做到亩产90公斤。

再往后便不再详尽叙述,直接以农业遗产研究室闵宗殿先生发表论文《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为例,纪录了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太湖流域的平均亩产:

唐朝亩产138公斤;

宋朝亩产225公斤;

明朝亩产333公斤;

清朝亩产278公斤。

当然了。

每个朝代主要的粮食并不一定是水稻,因此精准到水稻品种的产量方面肯定是有误差的。

但这种对比本身就没指望去对着个位数比较,直接对比百位数这个量级就足够了。

如果说大莫界民生基础对标的是秦汉时期,那么其粮食水平可能只能达到春秋时期的水准。

至于现今本土的粮食产量,那就更恐怖了。

那种超级杂交水稻属于储备粮可以先不做比较,哪怕仅仅是普通的高产食用水稻,亩产也能随便达到800-1000公斤。

也就是说一亩地的本土产量,可以达到40亩大莫界土地的种植效果。

这样一对比,就能看出大莫界的种植业有多贫瘠与滞后了。

而与粮食产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莫界的人口数目。

大莫界的人口基数其实并不少,虽然一座城池的规模有限,但别忘了,大莫界的疆域其实是非常广阔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牢人与海 转生女妖,与重生千金拯救世界 休闲玩家能有什么坏心眼 绝顶唐门 绝顶枪王 演武令 都市之国术无双 全民武道 光阴之主! 万界黑科技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