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秦时颂乔松

第138章 儒门武学多繁杂(3/5)

目录

秦国一向主张霸道,王道之法恐难以施展。

果然,乔松接下来的话证实了荀夫子心中的想法。

“学生虽不知圣王剑法之要义,然既然伏念师兄参考了曾子,子夏,以及孟子三人之思想,学生便可依稀判断出一二。此三人者,子夏之论虽有法家痕迹,但仍旧以王道为主体。然王道虽好,却非秦国之道,非乱世强国之道。”

“哦?说说。”

“我秦国先惠文王之观点,学生深以为然。惠文王与张子曰:大争之世,列国伐交,强则强,弱则亡!

当此乱世,唯有法家之霸道,方可强国而一统天下,此之谓乱世用重典。”

“你此次去洛阳,老夫也读了吕氏春秋一书。此书尽述治国之王道。然,文信侯已迁居巴蜀,退出朝堂。看来,秦国上下对于王道并不欢迎。莫非,你不选王道,是担心引起秦王不快?”

“老师……”乔松很是委屈的摇了摇头,语气诚恳的道:“学生虽孝敬父王,忠诚王事,却非阿谀奉承,毫无立场之小人。

只是,学生认为一味苛求王道,实非治国之道。

治国,当以霸王道杂之。

与其内圣而外王,不如内王而外霸。”

荀夫子摇了摇头,如此理解内圣而外王,实在是牵强附会,称得上望文生义。

在儒家理论中,政治和道德教化是不分的。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

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

“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不过,荀夫子也没有纠正,而是选择先听听这个学生的想法,内王而外霸,倒是一个新颖的说法。

乔松继续道:“学生认为,欲行此道,当先明内外之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凡人:我,厉飞雨,属性修仙!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帝国从第四天灾开始 夺娇鸾 综影视九月 等一场盛夏 穿书没有实力,女配只想活命 官神:从搭上美女领导后青云直上 重生:1977 新世纪的魔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