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昌邑城见刘渊(4/5)
“仙师君王,每天需要一百多艘船运输,山阳郡木船不足,臣已动员定陶郡和周边郡县船主。最远运至临济码头,15吨煤炭可获10两银子运费。臣核算过,每月来回跑一趟,即使空船返回,船主依然有利可图。”
继续阅读
昌邑城客栈入住情形看,的确有不少船主前来。东明县和临济均设有大型堆煤场,大量流槽用于洗煤,没有污水处理系统,只能得罪黄河,支流河流不可能利用来洗煤。每年几十万吨的煤炭产量,并非全部都需要洗煤,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将来如何将来再说。
“渝州有五十米长大船,一次运载两三百吨,黄河一带可有此类大船。”
“回仙师君王,运载15吨煤炭的木船,造价不到三十两银子,多航行于支流湖泊之间。船主愿意行走黄河,实因运费有利可图,存在覆船的风险。臣已在筹谋,建造更大的货船,往返于东明至临济之间,若能维持长期运输,获得的利益更大。五十米长的大船,臣不清楚造价,三十来米长的货船,造价不会超过六十两银子,煤炭运载量将达到五六十吨,煤炭运费会更便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