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兵符到手(3/5)
看城门的兵丁看见他衣冠不整,当场罚钱五十文。
魏大人后来成了枢密院的小吏。
他并不那么出口成章,也不会高谈阔论,没有风度,也没有姿容,但是他从军征讨契丹的时候,成了后来当皇帝的大将郭威信任的人——他记得所有关于敌我双方的数字——兵马、粮草、辎重。
能对一支大军进行数字管理,这是中世纪军队里最缺的一种人。
魏大人听了王溥和范质的看法,听见符太后愿意听范质的,知道事情已经不好,但还是努力说出自己的想法。
“太后,一件事情到耳朵里,我们应该先判断有没有,再决定怎么办。”魏仁浦说。
这个刚健豪迈的老臣一开口,那两位进士老爷都觉得惭愧,他们都没有确认消息的来源。
“兵部没有接到奏折,边镇也没有发来急报,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立刻发兵。”魏仁浦看看范质和王溥说。
“魏大人的意思是,我们就要按兵不动吗?”符太后有点不太高兴。
“太后,您的消息从何而来?”魏仁浦反问道。
“是一个中官听来的。”太后说。
“中官如果听说这种消息,应该迅速通知开封府或刑部,我们来查这个消息的来源,才是正经,不加判断,就说给太后,这是谣言惑主,应该诛杀掉这样的奴才。”魏仁浦说。
这个刚老头!
范质和王溥都直叹气,这句话不是把太后得罪了么,要杀太后手下的宦官心腹,这不是顾命大臣应该随便开的口。
“这不行,这是忠于我的人,才把话说给我听,我已经来跟你们商量了,魏大人还要杀我的人,是觉得我的心腹人太多了吗?”符太后一下子就陷入了对抗状态。
“臣绝无此意!”魏仁浦跪下施礼。
“那你觉得应该如何?”符太后也觉得话说重了,就问魏仁浦。
“李太尉在山西,魏王在河北,契丹大军有动向,他们一定会有本奏,我建议我们派出快马去河北、山西探听消息,同时让东京的禁军备战,确认有敌情再出击,可能更为稳妥。”魏仁浦说。
李太尉是李筠,大周的名将。
魏王,就是符太后的爸爸符彦卿,是老资格的节度使和名将了,柴荣封他太尉和王爵,希望他能够成为外孙的有力护卫者。
魏仁浦这话,说得很有说服力,对符太后来说,这是娘家爸爸,最好的靠山。
“有句话,叫做兵贵神速啊,”范质说道,“魏王是太后的父亲,忠诚可以保证,倘若入寇一事,根本就是李筠在做局,那我们就算派出使者,也没有任何用处的,禁军尽快北上,局势才能稳定。”
这仨老头儿简直要把符太后头疼死了。
一个长胡子,一个花白胡子,一个白胡子。
这是1000多年前,“两短一长选最长”的选择题大法还没有发明出来,符太后二十几岁一个女子,只能凭借直觉选择。
“让点检明天就出兵,”符太后说,“我们同时派出使者,去探问山西和河北的消息。”
“太后!”魏仁浦跪下恳求,“再等等吧,无论是谁的阴谋,现在都希望我们尽快出兵啊,如今天寒地冻,契丹人和北汉怎么可能动用那么多的兵力!算算他们的国力粮草,也知道这是有人在用计呀!这事当中,得利的不是赵匡胤,就是李重进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