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陵之“昭陵”(2/5)
* **陪葬墓**:昭陵陪葬墓数量众多,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墓,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这些陪葬墓呈扇形列置在主陵两侧,益发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
* **石刻艺术**:昭陵石刻是昭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碑碣、六骏浮雕、蕃酋石刻像等。其中,“昭陵六骏”浮雕尤为着名,表现了唐太宗李世民当年驰骋战场所骑的六匹战马,分别为飒露紫、拳毛马、白蹄乌、特勒骠、青骓和什伐赤。这些浮雕技艺精湛,精美非凡,堪称稀世珍品。
### 五、旅游与保护
* 昭陵及其陪葬墓是中国初唐历史文物的集中代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
* 游客可以通过自驾或乘坐旅游专线班车前往昭陵参观,主要游览景点包括昭陵博物馆、唐昭陵陵山、长乐公主墓(地宫)和韦贵妃墓(地宫,但需注意部分墓可能处于闭馆状态)。
综上所述,昭陵作为唐朝帝王陵墓中的杰出代表,不仅规模宏大、建筑精美,而且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昭陵的“昭”字在陵名中蕴含了丰富的含义,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 一、字面含义
“昭”字在汉字中通常表示“光明、明显、显着”的意思。当这个字用在陵墓上时,它意味着皇帝的文德武功彰明于世,并使之显扬于后世。这种命名方式体现了对皇帝生前功绩的肯定和颂扬。
### 二、古代谥法解释
根据古代谥法的解释,“昭”字有多种含义,如“圣文周达曰昭,昭德有功曰昭”。这些解释都强调了皇帝在文治武功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显着德行。因此,昭陵的命名也体现了对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的高度评价。
### 三、文化背景与政治意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