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轮轴转的一个月(4/5)
在秋收开始的时候,他想着只要坚持下去,一周,最多半个月的时间他一定能习惯现在的工作强度,熬也能熬过去,但是,事实是,整天赶时间,超强度的日工夜工轮轴转,他只有更累,没有最累,每天都在刷新疲劳度(庆幸一下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异常的时候10月有可能下雪,4月也可能下雪,而南方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直接对应了——一年要收割两次)。
一个月的时间里,全村老少,不论男女同志,全都是没日没夜的通宵干活,女同志重点负责在田间收割,男同志则是负责搬运,一根扁担挑的挑,独轮小车推的推,大一点的平板车拉的拉,一趟又一趟不停歇的把稻子集中放到打谷场。
白天的主要任务是割稻、挑把,等到收工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任务,按照排班分派,要把运到打谷场的稻把全部摊开,用草叉挑起稻把抖动均匀铺放在场面上,然后分成两组,一组人工为主进行打稻。一组由用牛的师傅进行牛打场,牵赶着水牛,拉着石磙一遍又一遍碾压,把稻穗上稻粒完全脱下来。
方淮回想一下在他小的时候,会听到老师在班里不止一次的说,如果你不好好念书学习,以后就只能下地干活,从地里刨食儿吃。关于这句话,长大以后他更是不理解,其他省不知道,但是东三省后期很多都是大规模的机械化种地或者春种秋收的时候雇人,即使自己不种,包出去也可以收到一笔稳定的租金,对比失业率极高的社会现状下,有地种地才是安稳的,在那个毕业即失业,无老可啃,伤春悲秋的时代,谁没有一个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的愿望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月的见证与参与,只能说,没有经历过50-70年代是大致体会不到的,老师说的话(虽然用于现代是落后了)此刻他才有体会,种地秋收是真的很苦,这个劳作过程,你偷偷流过几次眼泪——谁管你,你手心和脚底板磨出了多少水泡——谁管你,你胳膊和腿被拉了多少口子——谁管你,你瘦了多少斤,摔了多少跤——谁管你,有的只是分下来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没有矫情,也矫情不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