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脏腑辨证(2/5)
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场面一度安静,随后掌声爆发。
“厉害呀!阿宾。”
中诊老师也竖起大拇指:“李同学中医基础很扎实嘛。”
“所谓痰生百病、百病皆由痰作祟、痰多怪病,很多疑难杂症都与痰有关。”中诊老师讲到这里,突然反应过来,解释道:“这个痰是广义的痰,包含了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可不单单指的咱们咳出的痰液......”
中医治法有燥湿化痰一说,燥湿就是健脾,而健脾可以化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