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脏腑辨证(3/5)
也有理气化痰,理气其实也是健脾,而补气,其实普遍就是指补脾气。
疏肝理气,则是调畅气机,无非升降出入,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医家用柴胡广泛的原因。
“那么我们讲完了病性辨证,接下来就是病位辨证,也就是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算是平时最常听见的辨证方法了。
什么大夫一号脉,说小伙子,最近是不是手艺活太多了,肾虚呀。
或者说,小姑娘,最近是不是减肥减的太厉害了,脾虚呀,肝血虚呀。
这些就是脏腑辨证。
如果说病性的基础是中基里面的病因气血津液病理产物,那么脏腑辨证的基础就是中基里面的藏象。
也就是五脏六腑。
学中医要先懂里面的逻辑。
中医理论是个很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其中言五脏精气,就是在讲五脏的功能,教材上说什么人体精气盛衰呀,就是在讲人体的功能,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一整套功能体系。
这个时候,前面藏象学的内容就要用上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