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龙翼军的缺陷(3/5)
从南都到北都数千里,以娘娘们的速度最快也需要一个月,目的很简单,就是拖住天子御驾亲征的步伐。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天子怎么能等一个月呢,最后为了照顾娘娘们的情绪,天子下令大汉水师接娘娘们直接去葫芦岛,而御驾亲征,也只是走到葫芦岛不会再前进一步。
妥协,天子都拖鞋了,这种情况下,娘娘们都不好意思说什么,文武百官也不能再反驳了。
太子知道军国大事很显然是父皇乾纲独断,他就在内政上下功夫,努力确保粮道,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战场上。
先前是四个兵团四十万人马外加十万水师,后来又增加了第七兵团的十五万人家,现在天子又要带二十一万大军出征,总人马八十六万,加上三百万民夫,这粮草是个天文数字,要确保前方不断粮草,后方就一定要努力,一定要不能确保断粮。
半年,最多半年就可以结束战斗,当然太子确要准备一年的粮饷,不仅是军队需要,而且一旦占领金国之后,还需要安抚百姓,这也算一个庞大的数字。
大汉的疆域已经超过了宋朝,大理,西夏,吐蕃虽然还保留国王,朝廷,军队,但是基本上已经划归大汉疆域,这点和宋朝时是截然不同的,不仅如此幽云十六州已经回归大汉,各地经济状况发展不平衡,想要国家稳定,就必须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
虞允文这个年轻的状元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尽管资历不够,但是大学士们都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天子重点培养的,注定是太子新朝的重臣,当大学士只是时间问题。
太子在虞允文的辅助下大刀阔斧的改革,大汉立国初期,照搬了宋国的体制,造成了大汉立国初期的冗官体制,这点也是形势所逼。
大汉从成立开始就南征北战,几乎连年征战,这种状态大汉立下战功的人太多,太多了,这些人都需要安置,毕竟大汉立国,不安置是不可能的,天子也不会同意。
现在冗官,冗政越多,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超过了宋朝,这点大汉天子也没有办法处理,毕竟不能伤了前线军人的心。不过现在出现这样一个情况,那就是这样下去大汉将会重蹈覆辙,成为下一个宋朝,早晚会被冗官拖垮。
怎么办,在这个时候,太子终于明白父皇为什么要提前宣布传位给自己了,主要是内政这块,父皇是没有精力去处理了,毕竟大多都是跟随父皇征战天下的部将,父皇不忍心去做这件事情,只能留给下一任天子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