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战争准备一刻也没办法停歇(3/5)
华北的黄河泛滥让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苏星云帮助他们移民到海外领地,给他们保障。
继续阅读
在海外领地,行政命令能直接传到村里,动员令一下,村民们都愿意跟随苏星云。政府通过军事化管理和各种支持机构,让移民们快速适应新生活,形成了强大的力量。
为了达到这种基层行政建设的成果,投入的物力极大,作为新来的移民,虽然粮食产量增多,但是单纯的粮食收入还是无法与巨大的投入相比,领地整体财务入不敷出也就不奇怪了。
军事物资管理组并未像其他部门那样公开汇报生产状况,而是直接将资料呈递给苏星云审阅。在军事生产领域,一式火枪和一式火炮的产量及储备情况均令人满意。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枪管和炮管历经打磨、加工及组装等流程,接连从生产线下来。
这些常规军火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保障,但二式火枪、迫击炮以及重机枪的生产状况却令人堪忧,相关弹药的产量也未能达到预期。苏星云不禁叹气,意识到当前技术条件下,新式武器的性能仍有待提升。目前来看,主力装备仍需依赖前膛枪和前膛炮。至于那些跨时代的装备,只能用在在关键战役中了。
苏星云审视领地后,研究地图并在海南岛画了个叉。他认为,虽然海外领地和海南岛是绝佳的种田造反之地,远胜小黄洲,但前提是有足够的人手。
并且,目前海南岛上的元军势力是一个黎兵万户府,据说几十年前这支部队还很能打,元朝推中南半岛时他们还打的很漂亮。
海南岛上的铁矿和越南的煤炭资源,让尝到甜头的苏星云垂涎三尺。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最终还是决定忍痛割爱。虽然海南岛上的自然资源丰富,但工业体系的核心要素毕竟还是人力资源。
海南岛各领域需大量劳动力。促进民族同化、支持农业自给、开发台南港口及维护千里补给线均需人力保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