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战争准备一刻也没办法停歇(4/5)
海南资源虽诱人,但缺人难以实现蓝图。所以苏星云放弃依赖资源,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大陆人口资源最丰富,但苏星云的大陆基地小,难承大规模移民。从海外领地迁移更不划算,因需二次运输至海南,过于折腾。海外领地也缺人,人在领地与在海南发挥的作用相同,但海南初期投入更大。
海南方案否决掉。苏星云把目光投向距离黄州领地一百五十公里处的淮南,北进方案要开始执行了。
苏星云占据马鞍山铁矿,颇有"一矿在手,天下我有"之势。马鞍山的矿产储量足以支撑后世的大型工业基地。然而,钢铁生产需煤,而苏星云手中的安徽煤矿品质不佳,优质的淮南露天大煤矿尚待开发。
拥有煤铁资源,结合江淮地区丰富的人口和完善的教育体系,他认为这能助其统治世界。他早已觊觎这片煤矿,并通过修建铁路积累了技术。目前,他的仓库中已储备大量钢轨枕木,北进计划也筹备了两年之久。
湖东会战后,苏星云明确了扩张方向。但因海外领地南进政策,淮南计划被搁置。如今,黄州领地急于提升其在四大领地中的领导地位,意图成为皖中领地。
苏星云深知北进计划势在必行,与元朝的和平共处即将结束。元朝对其陆地上的存在已忍无可忍,若要完全控制安徽江淮地区,必将与元朝全面对抗。脱脱及蒙古高层将全力遏制他。要想夺取江淮,必须击败元朝军队,打破他们的心理防线。元朝不会容忍这样的扩张,因为北进成功后,苏星云将成为元朝的一路诸侯。
苏星云下定决心后,向生产组长们阐述了他的目标,指着地图上的淮河说:“我们要占领淮河以南。”各组长积极讨论计划的可行性,毫无畏惧。
陆海站起报告:“最高指挥官,陆军准备就绪,五万共合军可主动出击消灭四周敌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