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位面开拓者:梦想与旗帜

第156章 舒城之战(2/5)

目录

基层干部们明确了自身使命后,不再为那些混迹于旧阶级的“好人”而烦恼。新制度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绝不会被少数人阻挡。与此同时,对俘虏军队的思想改造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毕竟,在那个年代,清朝官员偏好招募良家子弟入伍,而这支湖北军队大多是在本地征召的。给他们灌输新的思想并进行训练,他们就能转变为革命的力量。

链锤社这次在湖北有组织地消灭了湖北清军,可以说是将十几年后武昌起义的新军前身一网打尽。汉阳兵工厂三年来积累的步枪损失殆尽,剩余的清军龟缩在武汉不敢露面,被五千链锤社的军队牢牢压制。

目睹长江北岸翻天覆地的土地革命,再说到汉阳兵工厂的产量,真是让人唏嘘不已。1896年兵工厂刚开始生产步枪时还是单发的,一年下来仅生产了1300杆。如今,整个清军的步枪加上外购的武器全都丢在了鄂北。

而此时,在大别山区的一个兵工厂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工,生产步枪。这些步枪的钢管是由皖钢生产的,撞针则是由原本不合格的、用于打造锉刀的高碳钢改造而来。几个月前,皖钢生产的这种高碳钢还需依赖德国进口,但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T12的高碳钢制造在皖钢已经能合格生产了,这全得益于皖钢严谨规范的管理。

大别山区负责的是打造零件、加工军用木材制造枪托。整个生产过程直接借鉴了红军在抗日战争期间制造八一马步枪的技术。红军在山区憋了40到45年,一共才造了9000杆步枪。而苏星云在大别山区的产量要高一些,首先钢管和各种原材料都不缺。

1896年一年就生产了三千杆步枪,而从1897年年初到现在5月,已经生产了两千余杆,而且产量还在持续上升。这种步枪比历史上的马步枪要长一些,苏星云不缺材料,拼刺刀时枪短一截可是要命的。口径与汉阳造一致,便于后勤补给,但结构上仍有卡壳等缺点。子弹射程被苏星云定在三百五十米左右,虽然远低于各国制式步枪的射程,但由于过于简陋,被苏星云命名为“简式步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宦宠:百变王妃狂撩督公 综漫:从前文明开始 权倾朝野,丞相又要纳妾了 开局就放大?这怎么玩 乖,叫沈老师 重生后全家读我心,我爹决定篡位 手握代购系统,被留学生奉为神明 英灵:我慎二已经很努力了 姐姐的校花闺蜜成了我的女朋友 假面骑士Lethe灭世的哀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