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东南亚到东北亚的霸权争夺(2/5)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廉垂社无视海权,优先发展工业,除了中国,没有其他国家能玩得起。中国庞大的领地和众多的人口,足以自己创造一个世界最大的市场。
就在1911年,苏星云刚刚决定了“顶天立地”工程后,欧洲爆发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摩洛哥这个地方,只要发生任何风吹草动,外国势力的介入就会十分麻烦。法国介入的同时损害了德国人的利益,危机就这样产生了。德皇在这次危机中显得十分强硬,而英国因为与德国在造舰方面不和,所以采取了压制德国的策略。就在英国人努力平息欧洲事务时,远东危机爆发了。
青岛工业区自创建以来,就是以中国未来海军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海军装甲还不是难点,有了大型锻压机和优质的钢材装甲,可以很容易提升。
在这个时代,海军科技最重要的三个难点是:一大口径舰炮,廉垂社现在三千吨的战舰用120毫米的舰炮就够了,没有像欧洲各国那样将主力舰火炮口径的科技飙到三百毫米;第二个难点是钢铁龙骨,这需要大型锻压设备,有了万吨水压机的廉垂社锻造出高强度龙骨,为自己的小战舰打造了强健的骨架;最后一项是战舰上的各种大型转动设备,无论是炮台还是蒸汽转轮,其轴承都是难点,里面的滚轴要光滑,否则炮台转动不灵活,蒸汽机耗能大,战舰航速降低。
还有支持几十吨上百吨的大型钢制构件转动,中心滚轴的强度一定要强。整个青岛钢铁工业为了这个滚轴的强度,申请中央政府,让全国的同行一起快速攻关,总算是把生产工艺解决了。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东西——大型船用蒸汽机轮的锻造,这必须借助大型水压机来完成。大型水压机主要是用于自由锻,其重要性不仅在于能爆发多少万吨的力量进行锻压,更在于锻压的精度。
如今,廉垂社工业生产的万吨水压机在锻压船用蒸汽机轮方面,都是由操作非常熟练的老工人完成的。这些老工人内心对操作这个大型设备颇有心得,他们把控下的这些大型钢制构件的锻压精度极高。蒸汽机轮即便在一百年后也在不断提升,其精度哪怕只提升一丝,蒸汽的压力值上限就能继续提高,从而让整个战舰的动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青岛在制造了三艘最高航速达20节的渔政船之后,逐步提升了蒸汽机轮的精度。如今,青岛港口漂浮着的十二艘2500吨级别的“鲤鱼”驱逐舰,便是廉垂社当下的造舰成果。
这些驱逐舰,苏星云仿制的是弗莱彻级驱逐舰。相较于这个二战时期的驱逐舰,性能上稍显弱化。首先,它没有雷达和二战时期先进的火控系统,最高航速为35节,武器装备是四门全金属覆盖的炮塔。鉴于东北亚战争中廉垂社受到的欧洲列强启发,高射平射两用的防空火力也被加入其中。鱼雷管则没有安装,没错,苏星云弄出这玩意儿就是为了打破交战的僵局。
远东危机的导火索是这样引发的:1912年四月三日,南部沿海的清朝立宪后,将象征国家权力的玉玺放在了国会。消息传到南洋,华人一片欢腾。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清朝交出了权力,某种程度上,中原已经彻底光复。从这里可以看出,南方报纸对廉垂社的报道是多么片面。南洋华侨对廉垂社的印象只有迫害绅缙,而对于廉垂社北打沙俄、南战英国的事迹,在欧洲人的片面宣传中,却是到处得罪强国、孤立无援。整个廉垂社被视为终将被剿灭的势力,大陆对南洋这片土地遗忘了几百年,以至于白人在南洋华人的心中积威深重。
这些南洋华人也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南部立宪的清朝。(这些人哪里知道,此时的清朝已经被廉垂社挤压得不成样子了。)立宪后,部分南洋华人开始放鞭炮庆祝。这时候,欧洲的遗忘国度荷兰人,由于惯性思维,对欢庆的人群实施开枪驱赶,结果打死两人,伤十五人。这个时空的泗水惨案就这样发生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