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四章 甲方乙方(3/5)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反而他要是在差价上赚得多了,把利润都拿走,那边还得多给日本政府缴税呢。
那干嘛不把利润尽量多的留在国内,干嘛不对家里人实在点?
即使同样在缴税,那也是支持自己的家乡建设,是爱国之举,对不对?
总之,宁卫民从不认为两边存在什么根本性的原则问题,会有什么谈不拢的实质障碍。
在他心里,这件事应该是稳拿把攥了,其余的就是快刀斩乱麻的确定工厂,签合同了。
可结果没想到,实际情况却和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这件事居然“难产”了。
现实又给他上了一课。
问题不是出在李处长身上。
应该说,李处长办事还是挺实在,也挺靠谱的,前后带宁卫民去实地看了三家厂家。
有两家是轻工局麾下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箱包厂家,还有一家是轻工局下属最大的皮革制品厂家。
三家工厂规模,最小的也在千人以上,生产设备和职工素质,也是全市最好的。
不过这三家厂子虽然一开始都挺热情,也很感兴趣,甚至还摆酒迎接,热情款待。
但由于宁卫民为了给日本政府少缴税,不能直接和国内工厂产生联系。
需要以国内的易拉得公司为中转,好把出口价定的高高的,用这种方式把绝大部分利润留在国内。
所以宁卫民并不是以日本大刀商社名义跟代工厂商签合同的,能以这易拉得的名义来下订单。
而且所有的原材料都用的是本地采购,不涉及进口。
最终的成品质量要求也极为严格,还不允许厂家超量生产在国内销售。
这些厂家就非常奇妙的转变了态度,变得不是那么热衷了,甚至很有些冷淡。
“李处长,这个项目我们的能力可能接不了啊。您知道的,我们下半年生产任务重。宁先生的要求这么高,订货量又大。我们勉强承接,怕是达不到质量要求。我们可是怕被扣钱啊。要不,您二位去问问别人……”
有的厂子拒绝的还委婉点,开始自曝其短。
而有的厂子却忍不住公然对易拉得的成色表示嫌弃。
“哎呀,原来你们不是外资企业啊,只是个合资公司。李处长,您这可没把事儿说情况。您当初跟我们传达指示的时候,说是来自日本的海外订单,我们就当成外资企业了。要不这样好了,局里等两天,我们厂领导班子再开会合计合计,看看生产计划能调配开不行……”
有的厂子甚至不惜当面发起了牢骚,还大言不惭要条件。
“我说李处,咱局里可不够意思啊。我可听说局里可是把西德的订单都给了老马他们厂了!光每年原材料的进口配额有三百多万。怎么?我们厂就这么不受待见,就拿这种订单对付我们。也太厚此薄彼了吧?要我们接订单也行,但我们有条件。您得同时再给我们介绍个真正的外商来……”
总之,虽然这件事有着良好的开端,中间也算顺利,但最终没能有个完美的结果。
实际上在不同程度上,等于三家厂子都回绝了宁卫民的订单。
这不但让李处长感到十分尴尬,觉得自己有点办事不周,累得宁卫民白跑了好几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