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一百四十六章 轨距(3/5)

目录

而十九世纪早期铁路主要是尺轨铁路(600mm),米轨铁路(1000mm),英式铁路(1435mm)。

实际上当时的货运压力没那么大,而且最需要铁路的往往是矿山和工业城市,所以转弯容易,占地面积小的尺轨铁路大行其道。

别小看转弯问题,尤其是在山道上本来就面积有限,若是铁路过宽那就不单单是占地面积的问题了,甚至需要接出一段高架桥,那额外的花费将是天文数字。

除此之外为了能保障更宽更重的车厢通过,桥梁和隧道的成本也会急剧攀升,比起建造成本维护成本才让人肉疼。

而奥地利帝国作为一个多山、多河流的国家显然不适合宽轨铁路。

不过奥地利帝国野心勃勃的工程师们还是提出了1500mm轨距的建议,因为这样除了能略微提升运力以外,最主要的是能体现出大国风范,因为当时最宽的铁路便是英国人的1435mm。

弗兰茨显然不会干那种图虚名而遭实祸的事儿,不过在做了大量调查之后发现6.5厘米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而且还利于标准化生产,以及略微提升一点运力和稳定性。

弗兰茨在深思熟虑外加大量调研之后作出的这个决定,将在日后把他坑得够呛。

后世采用宽轨铁路的国家并不多,强国更是少之又少。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印度铁路了,但其运力之烂还不如西班牙。

历史上美国人也曾经采用过一段时间的宽轨铁路,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问题,再宽的铁路也不如把速度车头动力提升上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八零:海岛来了个柔弱美人 大隐隐于市,道观值三亿 绝美师尊又怀孕了 摊牌了!中奖15亿我不是穷亲戚 笑傲诸天:开局天生神力 修仙请带闺蜜 不死不灭金身 我创造了诡异一族 被拐苗疆当团宠,全京城悔疯了 清穿新还珠:公主踢翻主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