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兵权(3/5)
正如历史所鉴,武则天兼用狄仁杰与来俊臣,嘉靖并重海瑞与严嵩,皆因用人之道在于才而非党。
朱由校之举,亦是此理,大明未来,或可因此焕然一新。
……………
万历末年,腊月之初,历经月余风霜洗礼,祖大寿率领铁骑,终抵京师。
同赴盛会的,尚有山海关轻骑简从的赵率教,二人并肩,将麾下雄师安顿于南海子东红门之外,旋即步入皇家苑囿。
在宦官细心服侍下,二人换上御赐新袍,熠熠生辉,步入旧衙大堂,躬身行礼,齐声颂道:“末将赵率教/祖大寿,叩请圣上龙体康泰。”
“朕躬安,二位爱卿平身。”朱由校搁下案牍,目光温和地望向二人。
赵率教,年逾五旬,曾官拜延绥参将,因谗言中伤而卸甲归田。
萨尔浒烽火连天,其叔祖赵梦麟以副总兵之尊,挂宣抚总兵印援辽,赵率教亦随军出征,家丁誓死相随。
今时今日,赵率教得熊廷弼赏识,授清河堡游击将军之职。
祖大寿,吴三桂之舅,现任广宁中军游击,亦是勇冠三军。
“二位爱卿长途跋涉,速速请起。”朱由校抬手,语气温和。
“请入席共饮。”宴席已备,专为二位将军接风洗尘。
“朕首杯,敬赵梦麟赵总兵。”
朱由校举杯,目光深邃,“赵总兵镇守边关,功勋卓着,萨尔浒一战,以身殉国,朕心甚痛。
望赵将军代饮此杯,以慰英灵。”
赵率教闻言,热泪盈眶,跪谢皇恩:“臣代叔祖谢陛下隆恩。”
此恩此遇,实属难得,武将地位自土木堡之变后一落千丈,赵率教感念于心,誓死效忠。
“平身。”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