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赋税之外?(3/5)
礼金依职而分,自二两纹银起,至丁修、陆文昭等领头者,更是高达五十两之巨。徐家此番赏银,竟达两千两之谱,然对其而言,不过沧海一粟,不足挂齿。
皇家恩宠,私赠丰厚,更兼爱女入宫,荣耀加身,即便倾尽家财,亦觉值得。
定国公府内张灯结彩,与此同时,紫禁城中亦暗含喜庆,月钱加倍,权作恩赐。
然宴席之事,却作罢论,皆因宫闱内外,暗流涌动,皇上与先帝遗妃,各怀心思。
且皇上此刻身在西苑,正忙于拆旧建新,于嘉靖帝修道之所无逸殿更衣后,亲自督率虎贲营,对苑内赘物动手拆除。
言及徐婉儿,皇上已先睹为快,虽非倾城之貌,却也温婉可人,中上之选,非庸脂俗粉。
论及贤淑,定国公府二百余载之积淀,自是不会差池,较之史上有名的张皇后,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千金之躯,自幼熏陶,门第之见,古来有之,其理甚明。
国公千金,自不会任由乳母僭越,尊卑有序,自幼根植于心。
娶妻当求贤,纳妾则重色。民间选秀以求后位,实乃不切实际之念。
皇宫内外,暗藏玄机,皇后之位,非功勋贵女莫属,方能稳固朝纲,平衡势力。
皇后立于勋贵之侧,方能使勋贵无惧文官,勇于争锋。
大明勋贵虽已式微,然在京营之中尚能有所作为,未至如宋时,军权尽归兵部与枢密院之手,此亦非易也。
孙如游,诚乃天启慧眼识珠,亲擢入阁之英才。
然天不遂人愿,终未能抵御重压,以非廷推之选,遭言官激烈弹劾,憾然辞官,尽显官场浮沉之态。
其虽非抗压之栋梁,却能力挽狂澜,行事果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