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第88章 犒赏!(3/5)

目录

"臣妾代妹叩谢圣恩。"

徐婉儿感激涕零,徐慧儿亦如梦初醒,糯声致谢。

"秀儿,取本宫金宝来。"

徐婉儿未再多言,转而吩咐女官。

朱由校怀抱小萝莉,笑意盈盈,心中赞许:此女非池中之物,深知皇后金宝之重,乃身份与权力之象征。

皇后无金宝,何以立威?

万历年间,两宫大火,王皇后金宝化为灰烬。

神宗欲重铸,却遭户部阻挠,直至国本之争尘埃落定,方得解决。

而今,徐婉儿此举,无疑彰显其智慧与远见。

福王朱常洵赴洛阳就藩之际,按皇家规制,王皇后需赐福王妃戒谕,寓含皇家绵延之望,并钤以皇后之宝印。

岂料,神宗皇帝却轻率以梨木雕成赝品应急,实乃对皇后威严之莫大轻慢。

及至万历末年,王皇后仙逝,其皇后之宝仍未得正名,仍旧是那梨木之伪,使她成为大明史上独一位未被废黜,却长达二十四年无皇后金宝之尊的皇后,命运多舛,令人唏嘘。

且说朱由校怀抱徐慧儿,于太监挥毫写诏之时,忽转首对徐婉儿言道:“带上所需,随朕迁居西苑。”

婉儿闻言,愕然问道:“陛下,此举恐非礼制所宜?”

正值其欲以金宝用印之际,此情此景,更显突兀。

“朕厌倦皇宫束缚。”

朱由校言简意赅,怀抱佳人,目光深邃地望向婉儿,意在宫中口舌是非,不言自明。

婉儿聪慧,瞬即领悟,皇宫之中,亦是众口难调。

迁居之日,朱由校召集朝臣,六部九寺,辽东要员,乃至地方知府,皆列席在侧,唯缺内阁辅臣韩爌,已遭帝心疏远。

众臣恭请圣安,徐婉儿虽心有忐忑,仍强作镇定,陪坐于帝侧,力求不失皇后风范。

朱由校轻握婉儿之手,以示安抚,继而挥手令众臣平身。

其意昭然,令婉儿在场,乃防重演张居正之悲剧,亦防北宋末年“母子相争,朝局动荡”之覆辙。

历史殷鉴,不可不察。

会中,朱由校询问辽东将士封赏之事,黄克瓒急报战绩与所需银两。

帝又念及杨镐昔日整军之严令,询及此战有无贪功冒赏之事,足见其审慎之心。

朱由校之举,似有嘉靖皇帝避朝之深意,愿求清静,以安天下。

然其内中算计,实乃为保变法不辍,望徐婉儿能于关键时刻,内制新君,外压群臣,延续其改革之志。

茶香袅袅中,一代帝王之深谋远虑,尽显无遗。

"此番辽东之战,莫非真有此等异象?"

"禀陛下,兵部已详查,绝无此类恶行滋扰。"

闻及圣言,兵部尚书黄克瓒与辽东巡抚孙承宗神色微凛,误以为龙颜不悦,欲减恩赏。

"熊经略治军如铁,断无滥杀邀功之虞。"黄克瓒言之凿凿,孙承宗亦起身附和。

"二位卿家勿需惶恐,朕不过心存挂念,略加垂询罢了。"

朱由校见状,笑靥如花,轻描淡写间,二人心安。

"胜战得之不易,兵部所拟赏赐,似显吝啬。"

"辽东捷报,朕已细览,首功、中功、末功,层次分明。"

"贺世贤麾下铁骑,如铜墙铁壁,阻敌退路;秦邦屏土司兵,英勇无畏,遏敌锋芒;尤世功、冉跃龙等部,合围之势,令敌无所遁形,毙敌于国门之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气质非凡,被柳如烟一见钟情 全球天降神种,开局种出全知之眼 穿书成了万恶男配 从一人开始成为诸天最强店主 谁动了那座荒岛 葬天塔 嘿嘿嘿!你的金手指是我的咯 怪物出没 上古归来我自神魔无双 星海遥遥归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