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犒赏!(4/5)
"虽令黄台吉之子逃逸,然斩将搴旗,战绩斐然。"
"更遑论虎皮驿外,一役狙杀老奴之孙杜度,战功赫赫。"
"上述诸将,首功非他们莫属,众将士皆应引以为傲。"
秦邦屏等将领,闻听圣上褒奖,背倚孙承宗,身姿愈发挺拔。
"斩首论功,虽合规矩,然赏罚之间,朕意须彰显对军功之无上尊崇。"
"首功三军,凡参战者,皆赐银币十枚,以示嘉勉;至于阵亡及伤残之士,特恤银币五十枚,以慰忠魂。"
"闻及圣上革新军赏之策,殿上群英面面相觑,皆敛声屏息,未有妄动者。
常伴龙颜者,历风霜而知进退,避做那出头之椽;偶得觐见者,则更显谨慎,唯恐言多必失。
其间,独有一人异于常流,毕自严,袖藏算盘,静候时机,闻旨即拨,心算如飞。
‘首功既论,中功亦当细说。’
继续阅读
朱由校轻啜香茗,语意悠然。
‘戚金固沈阳之围,熊廷弼大军对峙建奴,虽未破敌,却阻其援两白旗,为四将歼敌铺路,此皆中功之证。赏银币五枚于生者,五十枚恤死者及伤残,以彰其功。’
言毕,皇目扫视群臣,问道:‘朕之犒赏之策,诸位意下如何?’
毕自严,度支司之栋梁,首当其冲,以精准之算答曰:‘陛下,此番犒赏,至少需银五十万两。
兵部已动三十八万,度支虽可凑数,但若增十二万,则库藏告急。’
朱由校闻言,眸光一闪,慷慨解囊:‘朕自内帑拨二十万银币,以补不足。’
毕自严心中暗叹,国库空虚,陛下此举实乃雪中送炭,遂拱手谢恩。
继而,朱由校含笑询诸尚书之意,周应秋、袁世振、徐光启等,或基于不涉军事,或念及国库无虞,皆欣然赞同。
唯礼部尚书孙如游,独抒己见,以古鉴今:‘陛下,昔戚继光以鸳鸯阵破倭,赏银依职分赏,与今日首、中、末三功异曲同工。然斩首之数,不仅关乎赏银,更系士卒晋升之道,望陛下明鉴。’
其言非阻变革,实为提醒,斩首之功,亦系将士仕途之阶。”
士卒功绩晋升之旧制,孙如游一语既出,朱由校目光微敛,沉吟片刻,心中暗赞其深思熟虑。
“陛下圣明,洞察秋毫。”
孙如游见状,心领神会,不再持异,恭敬施礼。
“吾亦附议。”
兵部尚书黄克瓒,见众主官无异议,终是表态,然心中却泛起涟漪,疑云密布。
“既已定论,朕即遣使携赏赴辽东,熊廷弼务必依功而赏。”
朱由校决断如流,一语定乾坤。
“臣等代辽东将士,叩谢皇恩浩荡。”
孙承宗率众辽东归人,躬身谢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皇恩虽改其形,然实则是增银以慰军心,毕自严之言,众人皆心知肚明。
朱由校轻挥衣袖,示意众人起身,随即话锋一转,步入正题。
“今朝二议,乃顺天府变革之要事。”
他目光如炬,直视群臣,“朕已颁旨,吏部筹备如何?”
周应秋应声而出,袖中取出奏章,递予侍立之太监,解释道:“顺天府扩疆增县,城外乡治,设乡长、乡警、乡老三职,各司其职;城内则字铺相连,坊长、坊警、坊老共治,长总其纲,警守其安,老调其和。税务、巡检、刑名三局,亦将新设,以固根本。”
言毕,他环视四周,见众人或蹙眉沉思,或面露惊异,遂继续说道:“陛下增俸实禄,废优免之制,然乡官之选,尚待解决。四县知县已定,而乡官之缺,尚需填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