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第88章 犒赏!(5/5)

目录

朱由校微微颔首,转而问向孙如游:“大婚之后恩科之事,筹备如何?”

“礼部已昭告天下,只待士子云集京华。”

孙如游答得从容。

“既如此,恩科可延至今秋。”

朱由校轻描淡写,却显露出非凡决断。

“然顺天府改制紧迫,缺员之事不可久拖。着礼部即刻传诏,仿国子监恩科之例,特设‘官考’,广开才路,凡秀才以上,皆可应试,择优录用。”此语一出,满座皆惊,面面相觑。

“陛下,此议重大,未经廷议,恐生波澜。”

礼部尚书孙如游,谨慎进言。

“朕意已决,无须再议。”

朱由校摆手示意,目光坚定,转向新任顺天府知府董应举,“卿当全力以赴,不负朕望。”

"董爱卿与诸位贤臣,且将此次变革之蓝图细细道来。"

"臣领命。"

语毕,董应举自袖中取出一卷奏疏,轻启而读,其声朗朗,遍传殿宇。

其核心在于三:增设官吏,以皇权之威重塑官僚体系;清查田亩,重编户籍,广开税源,充盈国库;更设严刑峻法,以儆效尤,确保政令畅通无阻。

周应秋手持新政纲领,宣读间,天津知府袁可立抚须沉思,目露精光。

此番举措,实乃皇权下沉,削弱宗族,强化中央集权之良策。

而税赋改革,则是朝廷财政之活水源头。

至于严惩不贷,更是对忤逆皇恩者的无情震慑,税银自当滚滚而来。

"袁世振卿,顺天府改制之重任在肩,务必将各项举措条分缕析,呈报吏部、都察院,以资监督考核。"

"吏部、都察院,当负起新政推行之监督职责,每月一察,考绩分明。"

"朕已明言,官吏一体,唯才是举。新政推行有功者,当破格擢升;懈怠者,严惩不贷,永不录用。至于歪曲新政、阳奉阴违之徒,一经查实,必斩不赦,且祸及三代!"

"臣等遵旨。"

周应秋、张问达二人闻皇帝之言,神色凝重,躬身领命。

此令一出,谁敢违抗?

张问达心中暗叹,此势已成,非人力所能阻。

新政之下,升迁有道,亦有险滩。

勤勉者青云直上,懈怠者则命悬一线。

朝堂之上,清流无力,而周应秋等辈得宠,皇帝意志,无人能撼。

"陛下,天津新府初立,亟需振兴。臣斗胆请命,愿将新政惠及天津,与顺天府互为镜鉴,共谋发展。"

袁可立挺身而出,言辞恳切。

朱由校闻言,手执茶杯,目光深邃,似在权衡利弊。

"天津……"

二字轻启,殿内一时静默,唯待圣裁。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三月天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气质非凡,被柳如烟一见钟情 全球天降神种,开局种出全知之眼 穿书成了万恶男配 从一人开始成为诸天最强店主 谁动了那座荒岛 葬天塔 嘿嘿嘿!你的金手指是我的咯 怪物出没 上古归来我自神魔无双 星海遥遥归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