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铁轨!(5/5)
至于工钱之制,更是别出心裁。
重体力劳动,按劳取酬,公平公正;工匠之薪,则辅以“工级”制度,级别不同,基础薪资各异。
更有绩效工钱,依据劳动量发放,激励人心。
此策一出,石景厂上下,干劲十足,生产效率倍增。
望着往来工匠,徐光启感慨万分。
皇帝之慷慨,不仅在于解除匠籍之束缚,更在于以实利回馈工匠之辛劳。
如此举措,实乃明智之举,亦是国家昌盛之兆。
这些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已溢于言表,无以复加。
蓦地,徐光启目睹一队工匠,推着满载铁条的车辆,鱼贯而入这座工厂之门,宛如铁龙蜿蜒。
他不由自主地驻足于一车之前,轻抚铁条,仿佛触摸着未来的脉络。
“诸位此举,意欲何为?”
他温声询问,却引来对方一阵愕然。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壮汉抬头,只见一布衣老者,目光如炬,凝视自己,乌纱微露,更添几分威严。
壮汉虽感诧异,仍恭敬答道:“吾等正欲铺设铁轨。”
“铁轨?此为何物?”
徐光启眉宇轻蹙,满腹疑惑。
“此乃陛下之奇思妙想,非凡之物。”
正欲深究,郭真如幽灵般悄然而至,笑语盈盈:“徐大人,且随我来,一睹为快。”
言罢,以手相邀,姿态谦和。
徐光启心念一动,随其而去,暗自思量:如此珍稀铁料,化作铁轨,岂非暴殄天物?
穿越山林,跋涉良久,终至目的地。眼前景象,令徐光启瞠目结舌。
“瞧这,徐大人未曾得见吧?”郭真指着矿车,在铁轨上悠然前行,满脸自豪。
此等成就,虽源自圣意,却也是他心血之结晶,自然引以为傲。
“有此铁轨,石景厂矿石运输,犹如神助。”
“原来如此,铁轨之用,竟在此!”
徐光启恍然大悟,点头赞许。
矿石运输,昔日繁重,今朝借轨道之力,化繁为简,循环往复,虽耗铁巨量,却效益显着。
“此皆陛下智慧之果,造价虽昂,却极大提升了运输效率,人力亦得解放。”
郭真补充道,见徐光启若有所思,又言:“目前,此轨车系统尚处试运行阶段,仅限于石景山至炼铁厂间。未来,西山亦将铺设,以广其利。”
“增产增效,实乃幸事。”
徐光启点头赞同,旋即话锋一转:“然则,如此贵重之铁轨,置于户外,岂无被盗之忧?”
“盗?何人敢为?”
郭真闻言,不禁哂笑:“铁轨昼夜皆有重兵守护,且盗取者,将严惩不贷,发配西山,服役三年。”
言毕,一片沉寂,徐光启心中暗自赞叹,此等周全之策,实乃国家之福也。
闻听郭真之言,徐光启额间悄然勾勒数道墨色纹路,宛如思绪之河泛起波澜。
莫非,此乃皇恩浩荡中暗藏的惩戒之道?
定矣,定是那龙椅之上的天子,以工代罚之趣已入佳境,乐此不疲。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