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第122章 立威。(3/5)

目录

此非割肉之痛,实乃剜心之刑,令众僧寒心彻骨。

顺天府田亩新政,寺庙道观分级而治,田亩限额自万至千递减,崇福寺之境遇,可见一斑。

世人莫道皇恩浩荡,留有余地,实则此等标准,对佛道而言,无异于生死存亡之劫。

崇福寺之富,非外人所能尽知。

历代恩赐与民田挂靠,加之信徒自发开垦,田产浩瀚。

而今,六万亩之巨,一朝失去,所余三千,何以维系?

世人常言和尚富足,殊不知少林寺之例,自古有之。

隋文帝赐田百顷,北宋时少室山四周皆为其所有,僧众万千,佃农不计其数。

大明开国,朱元璋免税之策,更使寺庙田亩扩张无度。

及至朱允炆、朱棣时,和尚地主化趋势明显,姚广孝辅佐朱棣,背后亦藏利益纠葛。

顺天府此次清丈,初时波澜不惊,勋贵多顺从,然至佛道二门,则风云突变,京城内外议论纷纷。

然其能否掀起波澜,尚待观瞻。

"赤足者无畏靴履之累,彼辈恰是靴中之士。

恰似崇福寺内群情激愤,怒火燎原,京北慈云观的道士们亦是怒发冲冠,犹如群狮咆哮。

顺天府之行径,实乃欺人太甚,一纸轻薄的公文,便掠走了他们世代耕耘的田畴。

莫非不知,此皆道门中人汗水浇灌之果?

‘荒谬绝伦!’

一白发苍苍的老道,面若赤霞,声如洪钟,犹如雄狮震怒,直指顺天府。

‘尔等新政,自诩仁义,何以行此巧取豪夺之事?

天理何在?

国体安存?’

‘十日为限,否则,莫怪吾等粗野之人,扰了这方净土,让你等凡夫俗子,见识何为无形之刃。’

面对道士的愤怒,顺天府巡检司之人却视若无睹,公文一掷,冷言以对。

‘更闻宫中欲遣僧道赴辽东,布道宣教,望尔等识时务,勿谓言之不预。’

言罢,公人拂袖而去,不屑与道士多费唇舌,京城庙宇众多,事务繁忙。

衙役撤离,留下一众道士,怒火中烧,犹如烈焰中的‘清静之魂’。‘

吾观田产,皆历代道士血汗所积,今遭一纸公文剥夺,世间公理何在,王法安存?’

‘此等倒行逆施之徒,祸乱苍生,天理难容,公道何存?’

赵柳城随声附和,誓言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然,顺天府董知府对此诅咒充耳不闻,佛道中人,在皇权之下,脆弱如风中残烛,无反抗之力。

历史镜鉴,三武灭佛,僧尼百万,亦未能掀起波澜。

正当顺天府忙于清丈寺庙田产之际,礼部尚书孙如游造访。

‘董知府,可曾信教?’一语惊人。

董知府抬头,面露疑惑。‘孙尚书此言何意?莫非消遣下官?’

‘若不信教,清丈之时,可曾遗漏了什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气质非凡,被柳如烟一见钟情 全球天降神种,开局种出全知之眼 穿书成了万恶男配 从一人开始成为诸天最强店主 谁动了那座荒岛 葬天塔 嘿嘿嘿!你的金手指是我的咯 怪物出没 上古归来我自神魔无双 星海遥遥归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