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第122章 立威。(2/5)

目录

“五百户,尚不足矣。”

朱由校颔首,再于奏章批注:“若有抗命者,名册上呈,令锦衣卫押送辽东,以教化蛮夷之名,行流放之实。”

语毕,递上奏章:“速发,即行办理。”

“遵旨。”

刘时敏偷瞄圣意,心中暗生对僧侣道人之怜悯。

不久,御批奏章重返内阁,韩爌阅后,对皇心又添一层洞悉。

皇帝之“试问天下谁负朕,亦或朕负天下”之语,非虚言也。

从皇庄纳税贵随之,再至寺庙田亩清查,乃至官员俸禄之发,皆为缙绅纳税铺路,免遭非议。

此乃步步紧逼,试探士绅底线之举。

至于不服者,遣往辽东“教化”,实则流放之刑也。

韩爌确信,皇帝之剑已悬,唯待落下之时。

思毕,韩爌命人抄录御批,存档并速送顺天府董应举。

“吾未涉此议,作为内阁辅臣,当谨言慎行。”

奏章回归顺天府,董应举见御批,眼神闪烁。

原以为此议难获全力支持,乃至仅得微末之助,毕竟大明皇室与佛道渊源深厚。

然皇帝竟全力以赴,直击要害。

“速传本官奏章于巡检司赵主事,遍访京城庙宇道观。”

董应举起身,将奏章交予师爷。

“遵命!”

师爷应声而去,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圣裁归来,即行执行。

京南崇福寺,古刹名扬,数百载香火鼎盛。大明与佛,渊源颇深,开国太祖朱元璋亦曾出家为僧。

然此刻,庙宇却遭顺天府衙役重重包围。

达清大和尚,作为此间方丈,文韬武略,气度非凡,面对此景,亦难掩心中波澜。

然而今日,佛教重返宫廷之梦已如烟云散。

恰在此际,达清大和尚情绪失控,痛心疾首:“此非劫掠,实乃明目张胆之剥夺!”

他紧握颈间念珠,力透绳断,那串龙眼菩提,本是达观高僧遗物,平日珍视若命,此刻却无暇顾及。

他怒指离去的顺天府官差背影,捶胸悲叹,竟至晕厥,手中文书随之落地。

众僧急赴搀扶,唯寺监达源和尚,目光落在遗落的文书上,心生绝望。

继续阅读

他原对官府尚存一丝幻想,见此情景,心如死水。

及至阅罢文书上顺天府知府的朱批,更觉心如刀绞,痛彻心扉。

“此乃掠夺,明目张胆!”

他强忍怒火,未敢出言不逊,京师之地,僧众耳目众多,恐遭举报,累及自身。

究其根源,皆因崇福寺名下七万亩良田,一朝之间被顺天府削至五千,且限时交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气质非凡,被柳如烟一见钟情 全球天降神种,开局种出全知之眼 穿书成了万恶男配 从一人开始成为诸天最强店主 谁动了那座荒岛 葬天塔 嘿嘿嘿!你的金手指是我的咯 怪物出没 上古归来我自神魔无双 星海遥遥归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