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对弈(3/5)
新政清查,意在强基固本,非为敛财。
若行抄家之举,必失民心,动摇国本,终致天下不宁。
毕自严心中盘算,皇帝年少而沉稳,远胜诸多老臣。
朝廷虽渴金,然新政之旨,在于恢复税基,非为一己之私。
若行掠夺之实,必招天下诟病,红旗反被红旗误。
朱由校凝视棋盘,终感无奈。
与老臣对弈,稍纵即逝,满盘皆输。
卒子虽小,却能推波助澜,决定乾坤。
朕欲邀毕师入阁,共谋国事,未知毕师意下如何?”
言罢,朱由校轻掷手中棋子,目光炯炯望向毕自严。
“韩爌身为词臣,未尝亲民之治,其票拟多含糊其辞,朕心甚是不悦。”
毕自严闻言,眉头微蹙,沉吟道:“内阁辅臣之缺,诚然有之,然臣以度支司正卿之身入阁,恐违大明旧制。”
“新政之要,贵在创新,若墨守成规,何以言新?”
朱由校霍然起身,步至龙书案前,抽出一卷奏章,掷地有声,“此乃李邦华年前所上,其言令朕深思。”
“古之名相,多起于微末,两汉、李唐、赵宋,州郡之中人才济济;蒙元丞相,多出自怯薛,为帝之亲信。太祖废相后,勤勉治国,望我大明百姓安居乐业。”
“内阁初设,本为佐朕批答,然正统年间,三杨擅权,内阁渐成宰相之实,虽名去实存。”
“然内阁诸公,多出自翰林,于国事或乏真知灼见。虽有张居正等忧国忧民之士,亦不乏谄媚之徒,务虚不务实。”
“近来览阅奏章,韩爌所为,多有未合朕意之处。”
朱由校语锋一转,目光如炬,“故朕欲倚重毕师,以其遍历四方之阅历,入阁辅佐。”
毕自严为官生涯,自松江推官至右布政使,遍尝宦海浮沉,此等历练,为其日后理财治国之基。然其才岂止于理财?
“陛下既有此意,臣自当效犬马之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