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对弈(4/5)
毕自严拱手应承,却又面露难色,“然内阁惯例,皆以翰林出身,臣恐此举会引非议。”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朕岂不知?”
朱由校笑而不语,将李邦华奏章递与毕自严,转而吩咐刘时敏,“即刻传旨,度支司正卿毕自严,加东阁大学士,任内阁首辅,辅佐朕躬。”
毕自严闻旨,惊愕之余,更感责任重大。
自古以来,大明内阁辅臣多以礼部尚书虚衔入阁,实职入阁者寥寥无几,此中深意,关乎权力制衡。
严嵩、徐阶、张居正,皆以吏部尚书之尊入阁,其余则多以虚衔。
前内阁首辅如方从哲、叶向高,亦不例外。
毕自严此番以实职入阁,无疑打破了常规,亦预示着大明政治格局之微妙变化。
如今,他竟一跃成为度支司正卿并入阁辅政,此举犹如授人以柄,令其掌舵国财,深涉朝纲。
严惊愕之情溢于言表,朱由校却淡然一笑,语锋突转:“朕委毕师为讲筵官,奈何至今未聆教诲?”
言毕,毕自严惶恐,拱手自责:“臣实有罪。”
昔日,国事繁重,讲筵之事搁置一旁,今朝皇帝提及,毕自严唯有自揽过失。
“自本月始,逢五逢十,毕师务必亲临,为朕传道授业,使朕不仅限于史书,亦能汲取先贤之智。”
皇帝吩咐道。
毕自严领旨谢恩,心中已明:内阁首辅之位,乃理政之重;度支司正卿之权,足以制衡六部;而授课之举,实乃圣上庇护之深意。
忆往昔,大明朝堂,能为帝师者,唯张居正耳。
毕自严步出暖阁,恍若隔世,直至西苑宫门,心神方定。
“皇恩浩荡,诏命毕自严,以其部务精通,勤勉国事,特晋东阁大学士,任内阁首辅,辅佐朕躬,共治天下。”
司礼监宣旨之声,响彻内阁,辅臣韩爌闻之愕然。
毕自严何以突然从度支司跃居内阁之巅?且是实授之职,引人遐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