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第133章 布局(2/5)

目录

"漕运之弊,窃以为乃漕军夹带私货所致,北上途中,公私不分,损耗国帑。"

"欲解漕运之困,必先斩断私货之源流。"

"东翁所想,莫非那几大家族?"

袁可立闻言,捋须沉思,目光如炬。

"只怕牵一发而动全身。"

师爷拱手,面露难色。

"此地大户、漕将、关隘官吏、四方商贾,皆涉其中,错综复杂。"

"漕运之弊,历久弥深,而朝堂之上,竟无人提及,莫非京中官吏皆闭目塞听乎?"

"私欲可容,国事不容轻忽!"

袁可立怒不可遏,一掌拍桌,震响满堂。

"速备笔墨,吾将上疏圣上,请其定夺。"

说罢,袁可立欲提笔书奏,却见师爷犹立未动。

"东翁,眼下或应先顾朝廷新盐政

"哦?此言何意?"

袁可立眉宇微蹙,不解其师爷何以频出此言。

"陛下宫中盐场,革新经营,产量激增,且朝廷已定各府官商售盐之制。"

师爷言及此,神色微妙,似有深意。

盐之流通,犹如滴水穿石,历经三关:首为盐场,大明初定之盐户已难供万民之需,私场主应运而生,辛勤劳作,然收益微薄;次为盐商,持盐引游走四方,私盐混杂,亦称私盐贩子;此二者,皆乃劳苦之辈也。

一者沉沦于煎盐之苦役,一者则奔波劳碌以求盐利。

至于那第三道难关,便是那令人闻风丧胆的“窝主”们。

这群人物,专擅“承上启下”之道,既食上家之饵,又啖下家之利。

他们于钞关码头布下“引岸之网”,向过往盐商广收盐引,转手间盐粒成金;又于盐场边缘暗设“巢穴”,与盐丁灶户暗中交易,勾销盐引,手法娴熟。

窝主们手握盐场产盐的“独门秘籍”,此等权势,非官商勾结之果不可得。

他们上下其手,低价吸纳,高价抛售,财富如潮水般涌来,直教人瞠目结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气质非凡,被柳如烟一见钟情 全球天降神种,开局种出全知之眼 穿书成了万恶男配 从一人开始成为诸天最强店主 谁动了那座荒岛 葬天塔 嘿嘿嘿!你的金手指是我的咯 怪物出没 上古归来我自神魔无双 星海遥遥归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