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群英荟萃合集

第175章 李贺(1/5)

目录

(一)出身与少年时代

李贺出生于唐宗室郑王族中,虽为贵族后裔,但家道早已没落。他的少年时代在昌谷度过,生活窘迫却充满诗意。七岁时,李贺便能写乐府辞章,立意新颖、语言清丽,展现出极高的诗歌天赋。十五岁时,他与李益齐名,以乐府诗歌名动京城。据《新唐书》记载,李贺的作品每成,乐工争以赂求取之,被声歌,供奉天子。

(二)受到赏识

唐宪宗元和二年,李贺来到东都洛阳准备参加府试。此时,韩愈因出任国子博士,受人毁谤,来到洛阳上任。李贺因《雁门太守行》初步获得韩愈的赏识。随后,韩愈、皇甫湜听闻李贺的名声,登门拜访。李贺提笔而就《高轩过》,诗中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尽显其才华与自信。韩愈、皇甫湜惊叹不已,李贺声名更噪。

(三)仕途受挫

元和五年,李贺二十一岁,参与河南府进士科举考试,本以《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获得主考官提携,年末前往长安赴试。然而,仅因父亲 “晋肃” 之 “晋” 与 “进” 同音,“肃” 与 “士” 音近,李贺便被人以避讳为由议论攻击,不得参加进士考试。韩愈知晓后写《讳辨》公开辩护,但李贺最终仍无法抗衡舆论压力。这年冬天,他从长安回到家乡,途中以 “啼鸟被弹归” 抒发悲凉心绪。次年,李贺任职奉礼郎,虽诗歌才华受称誉,但京城繁华与卑贱官职的反差让他痛苦失望。

(四)因病还乡与辞京南下

元和八年,李贺二十四岁,因病辞官回到故乡昌谷。他的代表作《金铜仙人辞汉歌》疑似在此时期创作,寄托了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栖居昌谷期间,他撰写诗文,表现田园野趣的同时也暗藏壮志未酬的苦闷。这年冬天,李贺再次进京,后又辞京南下。在友人张彻的举荐下,他在潞州做幕僚。期间,他游历各地,创作了许多追怀前朝往事和记述诗友交会的诗篇。但南北游历并不能消除他心中的愁闷,加上体弱多病、经济拮据,返家后不久,李贺在二十七岁时离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万朽之源 重返无限流后我又封神了 被诬陷逐出师门,反手让你全宗立坟 开局诛杀小魅魔,加点满级伏魔掌 透视:从捡漏开始暴富 重生综武:开局占山为王当山贼 天物觉醒:我能刻印一切 神豪:国民老公从恋综开始 网游:武林巅峰之路 俯首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