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

第353章 关于郡县制的由来上(3/5)

目录

晋国的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宣布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哀公二年这是我国历史上推行县郡两级制的开端。

这个时候县的建制高于郡。开始时,县和郡都是有国君派官驻守,后来为了扩大兼并和抵御外敌的需要,就成了固定的地方政权组织,有权应变边境的突发事变。

发展到了战国时,随着边地日益繁荣,就在郡下分设若干个县,郡在建制上的地位高于县,并逐渐形成郡县两级地方组织。

光有中央政府机构而无地方行政机构,仍然形不成强大的封建统治网络。

但建立什么样的地方行政机构,这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是经历了一场激烈争论的。

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主张沿用周代以来的封国建藩制度,分封诸皇子为王。他们的理由是有利于统治新征服的六国地区。

而廷尉李斯则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诸侯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

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县大于郡,千里百县,县有四郡。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出现过应否置郡的争论。当时不少大臣,特别是李斯的上司王绾,认为原楚国、燕国、齐国等地的领土都远离秦国,主张实行分封,授各地贵族予世袭的诸侯名份,惟身为廷尉的李斯认为分封制是周朝诸侯混战的根源,他大胆地反驳道,周制订的这个政策已经证明是一个政治灾难。

继续阅读

周王室的亲戚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立刻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所以结论是“置诸侯不便”。他力排众议建议实行郡县制,并得到秦始皇的采纳。

很显然,李斯的主张符合专制皇权和统一的要求。因而得到了秦始皇的采纳,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

在郡县制下,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

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秦代至此成为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在全境推行“郡县制”的朝代。

至汉代仍承袭这个制度,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自此成为日后各朝地方政制的基础,直到唐朝,才被道路制所取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吃热芭软饭,开局花光她的小金库 黑神话:天蓬寻妖记 都市:姐姐们太爱我了 穿越之灰姑娘逆袭传奇 被退亲后,我靠算命资产过亿 她这么老实,怎会海我 柯南:猫猫和酒厂不得不说的故事 神豪的奢华旅行,带女儿环游世界 迷雾末世的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