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山东旱蝗(2/5)
沉思许久后,李常在令人给名单上的所有人发去了通知,令众人在六月十一日前务必赶到济南府。
六月初,前往兖州、登州、莱州三府查验良粮库的崔世英返回了济南府。收到消息后,刘卓立马令人将其找来。
“各地府库的的存粮如何?各地的州县有没有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情况?”刘卓急切的盯着崔世英问道。
“有,属下已经列出了名单。有存粮与往年对不上的,有购粮不积极的,还有找粮商借粮企图蒙混过关的,共计二十三个州县的存粮数额有问题。”崔世英眼神坚定,注视着刘卓,一五一十的将一个多月的查验情况上报。
接过崔世英手中的名单后,刘卓大致阅览了一番。
“做的不错,先回去休息吧。”刘卓当即打发了崔世英。
明朝官府中的公务人员,有两种,分别是官与吏。官员多是进士或者举人出身,有正式的品级与俸禄,权力很大,数量不多。一个县中也就只有县令、县丞、主簿、巡检是官员。
吏员多是官员自行招募的办事人员,无品级与俸禄。官员个人就可以决定吏员的人任免。
但是,官员的任免则是属于中央的吏部。即便是一省巡抚,也不能将一县知县免职。
然而,在多数情况下,巡抚的人脉与能量肯定是大过知县的,只要巡抚参奏,还是可以免职知县的。
即便刘卓可以奏请吏部免除了这个二十多个县的知县,但谁又能保证新派来的知县一定好好干活?所以刘卓只是打算先吓唬一番,以观后效,若是再行不法之事,那就不用留情了。
将商行与几个州府的事情放置一边后,刘卓将重心放到夏季的旱蝗上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