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11(4/5)
过去看参农脸色的收购商们摇身一变成了“爷”,参农们连讨价还价的资格都没有。
这一时期,全省的人参收购价格普遍下跌了6倍左右,为历史最低水平。
如果按照8000万平方米12万亩的种植面积、每亩400公斤的产量来计算,种植顶峰时期的人参年产量能达到9600万斤。
以每斤4元的价格来算,人参销售额约为3.84亿元人民币,而按照当年每斤30元的价格计算则为28.8亿元,两者相差25亿元。
也就是说,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价格大跌中,参农的损失保守估计也在25亿元左右。
为了稳定市场,政府号召省内的国有企业大量收购人参作为储备,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些企业甚至因负担过重而破产。
滞销的人参和不断下跌的价格让参农们崩溃。
悲痛的情绪开始在整个果松村乃至向外蔓延。
他们不知该如何把成千上万斤人参卖掉。
“即使价格再低也要卖。”艳丽的人参最终以每斤5元的价格,贱卖给了一个韩国收购商。
彼时,因国内参价大跌,一些韩国企业从这里大量收购人参,运回国内加工成成品后售卖。
还有一些韩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打出口号:
“买高丽参,送中国人参”
这样的促销活动,让中国人参沦为外国消费者眼中的便宜货。
原本指望卖完人参就能过上好日子的艳丽父母那样的参农们,如今不得不思考另外一个更加沉重的问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