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贫血是怎么引起该怎么调养(4/5)
足三里穴
-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 功效:它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能力,从而有助于气血的生成,对贫血患者的身体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阴交穴
- 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 功效:此穴位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通过按摩三阴交穴,可以健脾益血,调肝补肾,能够促进人体的造血功能,对于调节气血有很好的效果,对于改善贫血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以下是一些艾灸治疗贫血可以选择的穴位及效果:
关元穴
- 位置: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 效果:它是人体元气汇聚之处,为保健要穴。艾灸关元穴可以起到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元气,促进气血的化生,对改善贫血引起的虚弱症状如乏力、怕冷等有帮助。
气海穴
-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 效果:此穴被称为“生气之海”,艾灸气海穴有助于补气,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让气血生化有源,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贫血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可改善面色苍白、身体倦怠等情况。
足三里穴
-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 效果:艾灸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艾灸该穴位能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帮助生成足够的气血,改善贫血。
艾灸治疗贫血见效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
首先是贫血的程度。对于轻度贫血患者,如果能坚持规律艾灸,可能1 - 3个月左右会看到一定的改善效果。比如,面色可能会逐渐红润,头晕、乏力等症状会有所减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