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食物放大的法术(3/5)
需要加碱中和酸味。
如果是酵母发酵,里面的菌比较纯,没有杂菌,基本不会产生多少酸味,不需要刻意加碱。
但大黄没有酵母,用的是老面。
里面杂菌比较多,发酵产生的酸味比较大,需要加碱中和。
当下没有纯碱,只能使用草木灰代替。
加水搅拌,沉淀滤净,得到的就是纯天然的碱水。
根据燃烧的植物不同,草木灰制作的碱还有细微的区别。
最出名的就是传统兰州拉面使用的“蓬灰”了。
掺入碱水的比例很需要经验,少了的话,不能祛除酸味。
多了的话,蒸出来的馒头发黄,同样影响味道。
这个比例大黄也说不清,只能问岳川。
岳川自己也说不清,只能问胡三胡四。
除了兑碱水的比例,岳川把其他注意事项也一并打听清楚了。
在大黄的教导下,妇人们用温水和面,一边添水搅拌,一边把老面混进去。
和面这块,妇人们熟练至极,都不用大黄教。
面团均匀,没有任何包裹着干面粉的小疙瘩。
然后,大黄就把和面的大缸边缘搭一圈湿麻布,又用重物压上。
过了一段时间。
再移开重物时,妇人们全都惊呼出声。
原本只有一半的面团,现在都快顶到缸口了。
这明显是长大了!
“果然能用一斤粮做出五斤饭啊,土地公好本事。”
大黄放弃解释了。
交代妇人们把面团抓出来,重新揉上一遍,挤压掉里面的气孔和空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