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灵宪经(3/5)
邓绥兼通天文、算数,曾引导蔡伦改进造纸术,任用张衡研制浑天仪、地动仪等仪器,锻造中尚方弩机,创办史上最早的男女同校学堂,为女子提供学堂教育;又命许慎等人到东观矫正文字,推动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问世, 苏辙称之为“和熹盛东汉”。
蔡伦
蔡伦(61年/63年-121年),字敬仲,桂阳郡人。永元十四年(102年)蔡伦在邓皇后的支持下,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最终制成了“蔡侯纸”,他改进的造纸术经古代文献记载,得以流传和发展,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张衡——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典范。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人 。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张衡精通天文历算,曾经创造以水力驱动的浑天仪,还发明了能够探测地震震源方向的地动仪,以及指南车、独飞木雕等九项令人惊叹的科技发明。
发现日食及月食的原因,并绘制了记录多达 2500 颗星体的星图。张衡提出了"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宏大观点,成为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着有《灵宪》《浑仪图注》等。
张衡在数学上对圆周率和球的体积都有研究,数学着作有《算罔论》。
他的《四愁诗》,开创了中国古代“七言诗”的新风,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由于他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故被后人誉为“木圣” 、“科圣”。
张衡是华夏古代科学的座标。
... ...
观天文之象,以察时运之变;观人文之道,以化育天下之人。
《灵宪经》之现世,使人得以借修行之力,自人境跃升至玄境。此功法典籍乃是《北斗心经》、《人文心经》、《法华心经》等三部功法修炼至极之后,更进一步的高阶功法。
夏先衍神识扫过识海中的《灵宪经》,他推算其中应当尚有诸多类似于《北斗心经》这般的初级功法存在。就比如二十八星宿之斗宿区域内,有南斗六星闪耀,若能有一部功法可以借助南斗六星之力进行修炼,最终亦可开辟识海、点亮星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