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教育改革(一)(2/5)
朱元璋心中暗自盘算,待到北方社会经济完全恢复,读书人日益增多,科举考试中自然会有更多的北方人脱颖而出,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然而,世事往往不如人愿,当科举考试的大门再次向天下士子敞开时,一场风波悄然酝酿。
南方,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摇篮。在科举考试中,南方的读书人凭借着深厚的学识和精湛的文采,一直占据着优势。而当科举恢复之际,自命清高的南方士子们更是牢牢把控了阅卷的权力。他们以一种近乎傲慢的姿态,审视着来自北方的试卷,仿佛那些粗犷的北方文字,根本无法与他们细腻温婉的南方文风相提并论。
结果,正如他们所愿,那一年的科举,竟无一北方人上榜。消息传出,北方士子一片哗然,他们愤怒、不甘,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而这场风波,也迅速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一场关乎国家稳定与科举公正的较量,悄然拉开序幕。
在这场较量中,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那便是日后的永乐大帝——朱棣。当时的他,虽然还未登基,但已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与手腕。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场风波背后的政治意义,以及其中隐藏的机遇。于是,他悄然介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搅动着这场本已波涛汹涌的浑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