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古代如何称呼皇帝?(1/5)
【历朝历代如何称呼皇帝?】
【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陛下”这个称呼。
称呼皇帝为陛下始于秦,“陛”是帝王宫殿的台阶,帝王在上,臣子在台阶下,臣子跟帝王说话必须由台阶下的工作人员转达。
到了汉代,对于皇帝的称呼就出现了多种。
“巨公”,汉代对皇帝的称呼,这个词如今还在用,但是一般用来形容大师级的人物。
“大家”,这是汉代后宫太监妃子对皇帝的称呼,推测是把后宫比作家庭,皇帝是大家长。
而前朝官员称呼皇帝为“天家”,指天下都是皇帝家的。
汉代也把皇帝叫做“县官”。
“县”在古汉语中的本意是悬挂,后来引申为“地位最高的人直接统治的地方”。
曾经周天子直辖之地被称为县。
西汉时期的皇帝,也有直辖的地方,所以西汉皇帝的也叫县官。
“县”曾经是一个很大的字,比如“赤县神州赤县”说的就是华夏中国。
另外用县官称皇帝也是提醒天下人,“官”只有皇帝一人,其他官员都是吏。
而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被称为“国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