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古代如何称呼皇帝?(2/5)
《后汉书·冯岑贾列传》里有一段记载:“受任方面,以立微功,皆自国家谋虑,愚臣无所能及。”
其中“国家”指的就是光武帝刘秀。
大意为:我们当臣子的能做成一点事情,那都是皇上您的布局安排,凭我们自己的能力,那是根本做不到的。】
李世民:看看人家,再看看魏征……造孽啊。
【而到了唐朝,“圣人”专指皇帝。
有一种说法是:唐朝皇帝大多信奉道教,道教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个修炼层次。
圣人相当于仙人,通过修炼能活几百岁,所以唐朝许多皇帝喜欢被称为圣人。
当然唐朝皇帝也被称为“主上”、“陛下”,但是唐朝是没有万岁的称呼。
唐代宫里离皇帝近的宫女、太监对皇帝还有个特殊的尊称叫“宅家”。
意为:天下都是帝王的宅子,四海都是皇帝的家。
到了宋朝,对皇帝有一个不太高大上的称呼叫官家,宋人常把赵家天子称为官家。
皇帝也觉得这个称呼不怎么牛,所以宋太宗赵光义曾经问过龙图阁直学士杜镐:
“今人皆呼朕为官家,其义未谕。何谓也?”
赵光义说:我知道大家都喊我官家,但过去帝王也没听说过有这个称呼,可大家都这么叫,我也只有应承,但是官家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